转角杆转角度数复测时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值的1′30″。

转角杆转角度数复测时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值的1′30″。


相关考题:

当线路采用转角耐张杆时,线路的转角度数在()之间。 A.15°~30°B.30°~60°C.60°~70°D.70°~90°

线路复测时,转角杆塔的允许误差不大于1度30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由于耐张转角塔较直线塔消耗钢材多,工程中也可设计一种悬垂转角塔用于转角较小的情况,但对于330kV以下的线路,其转角度数不宜大于()。A.5°; B.7.5% C.10°; D.12.5°。

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定:对于混凝土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实测转角正切值应满足( )。A:转角正切值≥1/300B:转角正切值≥1/500C:转角正切值≥1/600D:转角正切值≥1/1500

线路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50mm、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设计档的1%、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

杆塔位移应满足()。A、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B、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大于杆梢直径的1/2C、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D、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

为什么大于30°的转角杆的外角横担比内角横担长?

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的规定是()。A、直线杆结构中心与巾心桩之间的横方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B、转角杆结构中心与中心粧之间的横、顺方向位移不应50mmC、迈步不应大于30mmD、迈步不应大于±30mmE、根开不应超过±30mm

当线路采用转角耐张杆时,线路的转角度数在()之间。A、15°~30°B、30°~60°C、60°~70°

实测转角塔转角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为()。A、1′;B、1′30″;C、2″;D、30″。

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mm;(2)直线杆的倾斜,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杆长的3‰;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3)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mm;(4)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

通信管道平面复测允许偏差:管道中心线不得大于()毫米,人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毫米,管道转角处人()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毫米。

PMS中杆台帐的是否转角、转角方向、转角度数、接地型式、接地电阻、固定方式属于必填项。

电力线路中,6~10KV线路在转角角度()时,必须采用转角杆。A、大于30°B、小于30°C、大于15°D、小于15°

电力线路中,6~10KV线路在转角角度()时,必须采用转角杆。A、大于30°B、小于30°C、大于15°

在电杆组立工程检查、验收的允许偏差项目中,转角杆的横向位移应不大于()mm。A、20B、30C、40D、50

转角杆转角度数复测时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值的1'30〞。

转角杆的转角在15°~30°时,可用一根横担。

PMS中管理部门、投运日期、资产单位、型号、杆号、是否转角、转角方向、转角度数、接地型式、设计电阻、是否耐张塔、档距、相序、是否换相均为输电塔的属性必填项。

塔身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塔高度的1/1500,钢塔扭转角不得大于();对于单管塔中心垂直倾斜不得大于全塔高度的1/1500,扭转角每3米不超过(),且总扭转角不超过()。

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转角角度()时必须采用转角耐张杆。A、大于45°B、小于30°C、大于15°D、小于15°

基础分坑前杆塔中心桩位置在复测中出现下列哪些情况应予以纠正()。A、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B、顺线路方向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3%C、转角杆的角度偏差超过1’30”D、标高与设计值相比偏差超过0.5m

双杆组立后的位置偏差,转角杆横向位移位置允许偏差()mm。A、10B、20C、30D、50

双杆组立后的位置偏差,转角杆迈步允许偏差()mm。A、10B、20C、50D、30

基坑施工定位位移允许值应为,转角杆、分歧杆顺线路位移值()mm。A、≤30B、≤5C、≤20D、≤50

对于选垂直线杆塔,当需要兼小角度转角,且不增加杆塔头部尺寸时,其转角度数不宜大于()度。

依据《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直线杆塔如需要带转角,在不增加塔头尺寸时不宜大于()°。应积极采用悬垂转角塔,转角度数不宜大于()°。A、3B、4C、6D、8E、10

经纬仪测回法复测的转角值与原值误差不大于()。A、30″B、1′C、1′30″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