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文中提到的日本侵华事件是指()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淞沪会战

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文中提到的日本侵华事件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 B、九一八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淞沪会战

相关考题: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将()进行核对。 A银行存款日记帐与总账B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C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D银行存款总账与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为什么由内战政策转为主张抗日?

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那么中原大战中与蒋介石对垒的主要是西北军的()、晋绥军的()、桂军的()。按顺序作答!

骆宾王的《望乡夕泛》中写道:“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化用了曹操的哪几句诗?

作业布置与批改中,下列哪项要求是错的?()A、有评必写B、有收必改C、有发必收D、有错必纠

()四联总处是官僚资本进行金融统治和金融垄断的最高权力机关,蒋介石亲任理事会主席,从此蒋介石直接掌握了金融垄断大权。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出自李白的《妾薄命》。请问诗中的“水覆难再收”用了和谁有关的典故?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由良田起程,至郴州,一路民众欢迎,鞭爆劈拍之声,不绝于耳。出村远道恭候,该地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当推湖南第一,而军人尚在梦中,可胜太息。”据此判断,该日记应写于()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原因是()A、蒋介石野心日益膨胀B、蒋介石和汪精卫争夺权利C、北洋军阀统治即将北推翻D、陈独秀对妥协退让

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蒋介石日记》中写道:1938年2月6日,“《抵御外侮与民族复兴》一篇演讲词发表后,敌必对我恨之入骨髓。彼梦想我屈膝之意可以休乎?”由此可以看出()A、日本全面侵华阶段蒋介石积极抗战的思想B、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抱有幻想C、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蒋介石以中国抗战和民族复兴的领袖自居

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A、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D、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问答题简述东亚寒潮爆发的三种形势。

单选题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原因是()A蒋介石野心日益膨胀B蒋介石和汪精卫争夺权利C北洋军阀统治即将北推翻D陈独秀对妥协退让

单选题全面内战爆发不久,毛泽东提出了“必须打败蒋介石”的论断,原因是()A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B蒋介石是美国的代理人C蒋介石试图继续维护现状D蒋介石是我们的阶级敌人

单选题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文中提到的日本侵华事件是指()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淞沪会战

单选题《蒋介石日记》中写道:1938年2月6日,“《抵御外侮与民族复兴》一篇演讲词发表后,敌必对我恨之入骨髓。彼梦想我屈膝之意可以休乎?”由此可以看出()A日本全面侵华阶段蒋介石积极抗战的思想B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抱有幻想C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蒋介石以中国抗战和民族复兴的领袖自居

问答题材料一,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1945年11月1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从材料一看,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的理由是什么?

问答题简述全面内战爆发后,必须打败蒋介石,又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这里,蒋介石()A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D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

问答题骆宾王的《望乡夕泛》中写道:“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化用了曹操的哪几句诗?

问答题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问答题“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出自李白的《妾薄命》。请问诗中的“水覆难再收”用了和谁有关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