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测定凝结时间终凝用试针描述正确的有()。A、试杆的有效长度为50mm±1mmB、试杆的有效长度为30mm±1mmC、试杆的直径为10mm±0.05mmD、试杆的直径为1.13mm±0.05mm
对测定凝结时间终凝用试针描述正确的有()。
- A、试杆的有效长度为50mm±1mm
- B、试杆的有效长度为30mm±1mm
- C、试杆的直径为10mm±0.05mm
- D、试杆的直径为1.13mm±0.05mm
相关考题:
关于水泥细度,水泥凝结与硬化,安定性,水泥力学性质,请回答以下问题。(3)下列关于水泥凝结与硬化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l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B.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C.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扶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止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D.水泥凝结时间要求初凝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下列关于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A.测定水泥初凝时间时,临近初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B.测定水泥终凝时间时,临近终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C.测定水泥初凝时间时,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D.水泥的初凝时间比终凝时间长
对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描述正确的是()A、第一次测定应在加水后30min进行B、当试针距底板为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C、临近终凝时每隔30min测一次D、当环形附件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以下水泥初、终凝时间检测叙述正确的是()A、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B、当试针沉入试体(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C、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D、当试针沉入试体(6±1)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E、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使用贯入阻力测定仪测定外加剂凝结时间差,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截面积为()的试针。A、50mm2、30mm2B、100mm2、50mm2C、80mm2、50mm2D、50mm2、30mm2
对凝结时间的测定描述正确的有:()。A、第一次测定应在加水后30min时进行B、当试针距底板为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C、临近终凝时每隔30min测一次D、当环形附件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对凝结时间的测定描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测定应在加水后30min时进行B、当试针距底板为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C、临近终凝时每隔30min测一次D、当环形附件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以下有关砼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有()。A、通过用贯入阻力仪对砼拌合物贯入阻力的测定来测试砼的凝结时间B、通过用贯入阻力仪对从砼拌合物中筛出的砂浆贯入阻力的测定来测试砼的凝结时间C、砼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D、适用于所有稠度的砼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测定
问答题某一检测人员在用贯入阻力仪测定掺有早强作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时,做法如下: ①掺具有早强作用的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在成型后约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 ②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2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15mm。 ③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2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100mm2的试针。 问题:1)该检测人员做法是否正确? 2)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单选题对凝结时间的测定描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测定应在加水后30min时进行B当试针距底板为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C临近终凝时每隔30min测一次D当环形附件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多选题对测定凝结时间终凝用试针描述正确的有()。A试杆的有效长度为50mm±1mmB试杆的有效长度为30mm±1mmC试杆的直径为10mm±0.05mmD试杆的直径为1.13mm±0.05mm
单选题检测混凝土外加剂凝结时间试验时,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的试针A100mm2、20mm2B100mm2、30mm2C50mm2、20mm2D50mm2、30mm2
多选题对凝结时间的测定描述正确的有:()。A第一次测定应在加水后30min时进行B当试针距底板为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C临近终凝时每隔30min测一次D当环形附件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