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为()℃。

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为()℃。


相关考题:

在检测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烧失量时,须测定灼烧试样的SO3含量来校正试验结果。

烧失量测定灼烧差减法不适应于( )烧失量的测定。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D.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应校正由硫化物引起的误差,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的烧失量=测得的烧失量+吸收空气中氧的含量,其中,吸收空气中氧的含量=0.8×(粉煤灰灼烧测得的SO?含量-粉煤灰未经灼烧时的S0?含量)=0.8×(由于硫化物的氧化产生的S0?含量)。( )

下列针对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失量主要来自于粉煤灰中硫化物B.温度控制是烧夫量检测的核心控制因素C.粉煤灰细度越高烧失量越大D.试验时要严格控制高温灼烧时间

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方法中,将试样放在马福炉内灼烧( )min。A.10~15B.15~20C.20~25D.25~30

测定土烧失量的试验温度为()。A.900℃B.950℃C.1000℃D.1300℃

熟料烧失量的测定温度是()。A、850—900℃B、800—850℃C、950±25℃D、900—1000℃

计算题:矿渣硅酸盐水泥烧失量校正计算:某编号矿渣硅酸盐水泥,称取两份试样,一份用来直接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另一份则按测定烧失量的条件于(950±25)℃下灼烧15min-20min然后测定灼烧后的试料中的三氧化硫含量,灼烧前的三氧化硫含量2.2%;灼烧后的三氧化硫含量为2.7%;实际测定的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是2.9%,通过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氧化引起烧失量的误差进行校正,计算校正后的质量分数Wloi?

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由“950℃~1000℃”改为“()”

在进行全分析时,试样经过950℃-1000℃的高温灼烧所失去的重量叫()。A、烧后量B、烧中量C、烧失量

水泥经高温灼烧以后的质量损失率称为()A、烧失量B、含碱量C、不容物率D、细度

烧失量的测定温度在()℃下灼烧15—20分钟。A、900±25B、1000±25C、950±25D、950

粉煤灰烧失量X的计算公式是X=(G1-G)/G,其中G为灼烧前试样重,G1为灼烧后试样重。()

下列针对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烧失量主要来自于粉煤灰中硫化物B、温度控制是烧失量检测的核心控制因素C、粉煤灰细度越高烧失量越大D、试验时要严格控制高温灼烧时间

石膏烧失量的测定温度是()A、900~950℃B、950±25℃C、800~850℃

简述烧失量的测定注意事项。

填空题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为()℃。

单选题水泥烧失量测定是指试样在950±25℃下灼烧()。A10-20minB15-20minC20-30minD30min以上

判断题矿粉烧失量试验中,灼烧时间为20min~30min。A对B错

单选题石膏烧失量的测定温度是()A900~950℃B950±25℃C800~850℃

填空题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由“950℃~1000℃”改为“()”

单选题烧失量的测定温度在()℃下灼烧15—20分钟。A900±25B1000±25C950±25D950

问答题计算题:矿渣硅酸盐水泥烧失量校正计算:某编号矿渣硅酸盐水泥,称取两份试样,一份用来直接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另一份则按测定烧失量的条件于(950±25)℃下灼烧15min-20min然后测定灼烧后的试料中的三氧化硫含量,灼烧前的三氧化硫含量2.2%;灼烧后的三氧化硫含量为2.7%;实际测定的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是2.9%,通过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氧化引起烧失量的误差进行校正,计算校正后的质量分数Wloi?

单选题水泥经高温灼烧以后的质量损失率称为()A烧失量B含碱量C不容物率D细度

单选题下列针对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烧失量主要来自于粉煤灰中硫化物B温度控制是烧失量检测的核心控制因素C粉煤灰细度越高烧失量越大D试验时要严格控制高温灼烧时间

判断题粉煤灰烧失量X的计算公式是X=(G1-G)/G,其中G为灼烧前试样重,G1为灼烧后试样重。()A对B错

多选题关于掺合料烧失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失量试验过程中在950±25℃下灼烧15-20min。B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8.0%。C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烧失量不大于3.0%。D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烧失量不大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