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带,网)时,其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敷设成()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当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带,网)时,其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敷设成()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防雷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B.接闪器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C.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10 米D.独立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措施,一般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网.当建筑 物太髙或其他原因难以实施时,可将避雷针或网格不大于5mX5m或4mX6m的避雷网直 接装在建筑物上,尚应符合()。A.引下线不应少于2 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2m;B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 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C防直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 不应大于10n;D.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应采取以下防侧击雷的措施: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 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 与防雷装置连接。
二类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相连;当不共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但不应小于()。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时,可将避雷针或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并须符合下列要求()。A、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B、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分布,其间距不应大于12m;C、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6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计均应连到环上;D、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金属油罐必须作环型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应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m,当罐顶装有避雷针或利用罐体作接闪器时,每一接地点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但在多雷区(注),当油罐顶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时,仍可装设防直击雷设备。A、2B、3C、4D、5
多选题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时,可将避雷针或避雷网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并须符合下列要求()。A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互相连接;B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分布,其间距不应大于12m;C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6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计均应连到环上;D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填空题二类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相连;当不共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但不应小于()。
多选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1m;B30Ω;C3m;D10Ω。
填空题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一线的冲击电阻不应大于(),当其与其它防雷装置不共用接地装置,且不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当其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等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