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如果配有双层筋,顶层钢筋用平法如何表示,底筋如何表示?

板如果配有双层筋,顶层钢筋用平法如何表示,底筋如何表示?


相关考题:

当现浇板配筋图中有双层钢筋时,底层钢筋弯钩应向上或向左画出,顶层钢筋直钩应向下或向右画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用平法表示的钢筋混凝土板配筋图上,非贯通纵筋采用的是板支座原位标注方式。()

在结构楼板中配置双层钢筋时,下图所示钢筋图例表示板底钢筋。( )

下列有关平面整体表示法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A.实施平法可以减少图纸数量B.柱平法施工图有列表注写方式、原位注写方式C.Ф8@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D.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Ф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Ф25,下一排纵筋为2Ф25E.板块集中标注注写为“LB5h=110B:XФ12@120;YФ10@100”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10mm、板下部X向贯通纵筋Ф12@120、板下部Y向贯通纵筋Ф10@10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下列有关平面整体表示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实施平法可以减少图纸数量B.柱平法施工图有列表注写方式、原位注写方式C.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D.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E.“LB5h=110B:XΦ12@120;YΦ10@100”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110mm、板下部X向贯通纵筋Φ12@120、板下部Y向贯通纵筋Φ10@100、板上部配置贯通纵筋和下部一样

根据G101 系列平法图集,关于梁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包括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B.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可不标注C.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D.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后面表示角筋E.当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减少的数量用“—”表示

负弯矩筋上的分布筋长度如何确定?板支座处负弯矩筋上的分布筋长度如何确定?在板角即负弯矩筋重叠处是否需要分布筋?

b12/14@150的板底筋如何输入?

平法图标注钢筋时“G4φ10”表示()A、4根主筋B、4根构造筋C、4根下层筋

遇到同名称的板钢筋信息一致的情况,如何快速布筋:()A、复制钢筋B、查看布筋C、应用到同名称板D、自动生成板

配筋图中的钢筋用粗实线画,外形轮廓用细实线表示,在截面图中被剖切到的钢筋用黑圆点表示,未被剖切到的钢筋则不能用黑圆点来表示。

钢筋配筋图主筋用()线表示。A、粗长点画B、粗实C、中粗D、中实

肋形楼盖中钢筋的绑扎顺序为()A、主梁筋→次梁筋→板钢筋B、主梁筋→板钢筋→次梁筋C、板钢筋→次梁筋→主梁筋D、板钢筋→主梁筋→次梁筋

梁钢筋主筋的纵向接头,无论形势如何,其位置()A、底筋在支座处,上筋在跨中处B、底筋在跨中处,上筋在支座处C、底筋在跨中处,上筋在1/3跨中处D、底筋在1/3跨中处,上筋在跨中处

为了突出钢筋,构件外轮廓线用细实线表示,而主筋用粗实线表示,箍筋用中实线表示,钢筋的截面用小黑圆点涂黑表示。

钢筋混凝土板内,为何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还要布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如何具体选筋?

单选题梁钢筋主筋的纵向接头,无论形势如何,其位置()A底筋在支座处,上筋在跨中处B底筋在跨中处,上筋在支座处C底筋在跨中处,上筋在1/3跨中处D底筋在1/3跨中处,上筋在跨中处

单选题根据平法规定:以下哪些不属于板钢筋()A底筋B面筋C箍筋D分布筋

判断题当现浇板配筋图中有双层钢筋时,底层钢筋弯钩应向上或向左画出,顶层钢筋直钩应向下或向右画出。A对B错

单选题在板钢筋平法标注中,B表示()A面筋B底筋C箍筋D拉筋

单选题在某结构施工图板钢筋平法标注中,B表示()A面筋B底筋C箍筋D分布筋

单选题平法图标注钢筋时“G4φ10”表示()A4根主筋B4根构造筋C4根下层筋

单选题根据平法图集:通常板钢筋不需要计算的钢筋有()A箍筋B受力筋C分布筋D支座负筋

单选题在施工图纸中板钢筋标注中,T表示()A底筋B面筋C温度筋D措施筋

单选题在图纸板钢筋标注中,B表示()A箍筋B拉筋C面筋D底筋

问答题板如果配有双层筋,顶层钢筋用平法如何表示,底筋如何表示?

单选题钢筋配筋图主筋用()线表示。A粗长点画B粗实C中粗D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