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TE室分双通道系统中,为了保证LTE的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λ(λ=c/f)以上间距,约为1.5m(f=2.1GHz),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λ,约为0.6m。

在LTE室分双通道系统中,为了保证LTE的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10λ(λ=c/f)以上间距,约为1.5m(f=2.1GHz),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λ,约为0.6m。


相关考题:

当TD-LTE采用双路分布系统方案时,为了保证MIMO性能,两个单极化天线间距宜控制在()之间,在有需求的场景可以使用双极化天线进行覆盖。 A.4λ~12λB.5λ~13λC.6λ~14λD.7λ~15λ

对于TD-SCDMA、TD-LTE、WLAN双路分布系统,应保证双路分布系统链路功率平衡,其中TD-LTE双通道功率差应不高于()。 A.10dBB.3dBC.6dBD.5dB

在LTE中的,对于干扰受限系统,建议采用的天线技术是:A、RANK=2MIMO双流B、RANK=1MIMO单流C、RANK自适应D、发射分集

由于LTE采用了MIMO特性,所以双路室分系统的上下行速率是单路室分系统的两倍。()

LTE系统中,无线传输引入了OFDM技术和MIMO技术。()

TD—LTE的室分系统如何支持MIMO?

多通道室内分布系统是LTE中为了支持那种技术而引入的()。A、正交频分复用OFDMB、室内MIMO技术C、快速调度D、高阶调制

双缆方案中,为保证MIMO效果,双通道功率不平衡建议控制在()dB以内。A、5B、3C、10D、2

在LTE中的,对于干扰受限系统,建议采用的天线技术是()。A、RANK=2 MIMO双流B、RANK=1 MIMO单流C、RANK自适应D、发射分集

新建双通道LTE室分系统,具有的优点有()A、能够实现LTE2×2MIMOB、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C、投资费用小

为了保证LTE的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间距尽量大于()A、λB、5λC、10λD、20λ

LTE和WLAN在某一室内房间都要做覆盖,以下建议正确的有()A、为了规避干扰,不建议共建一套室分系统B、建议在LTE频率规划中尽量采用远离WLAN频段的可用频率C、如果不是一套室分系统,为确保隔离度要求,两系统天线间距应尽可能大。D、如果不是一套室分系统,两系统天线间距过大可能会导致异系统干扰增加

请简述MIMO在LTE通讯技术中的作用。

下列对LTE室分系统天线的描述有误的是()。A、热点场景、VIP区域等建议采用单通道室分建设B、新建的LTE室分系统,建议直接采用双通道建设;C、非热点且可利用现有室分系统合路的,建议采用单通道建设;D、室分双通道系统对吞吐量提升明显

在新建双路室分场景中,由于LTE采用了MIMO特性,所以双路室分系统的上下行速率是单路的系统的双倍。

单选题双缆方案中,为保证MIMO效果,双通道功率不平衡建议控制在()DB以内。A1B2C4D5

单选题当TD-LTE采用双路分布系统方案时,为了保证MIMO性能,两个单极化天线间距宜控制在()之间,在有需求的场景可以使用双极化天线进行覆盖。A4λ~12λB5λ~13λC6λ~14λD7λ~15λ

问答题TD—LTE的室分系统如何支持MIMO?

单选题LTE系统中,室分站点使用的MIMO方式为()。ATM1BTM2CTM3DTM7

判断题在新建双路室分场景中,由于LTE采用了MIMO特性,所以双路室分系统的上下行速率是单路的系统的双倍。A对B错

单选题对于LTE双通道建设方式,应保证LTE两条链路的功率平衡,链路不平衡度(功率差)不超过(),以保证LTE的MIMO性能A4dBB3dBC5dBD6dB

多选题在LTE中的,对于干扰受限系统,建议采用的天线技术是()。ARANK=2MIMO双流BRANK=1MIMO单流CRANK自适应D发射分集

单选题多通道室内分布系统是LTE中为了支持那种技术而引入的()。A正交频分复用OFDMB室内MIMO技术C快速调度D高阶调制

单选题下列对LTE室分系统天线的描述有误的是()A热点场景、VIP区域等建议采用单通道室分建设B新建的LTE室分系统,建议直接采用双通道建设C非热点且可利用现有室分系统合路的,建议采用单通道建设D室分双通道系统对吞吐量提升明显

单选题对于TD-SCDMA、TD-LTE、WLAN双路分布系统,应保证双路分布系统链路功率平衡,其中TD-LTE双通道功率差应不高于()。A10dBB3dBC6dBD5dB

单选题铁塔在常见地铁建设时,考虑LTE MIMO性能,漏缆间安装间距建议不小于()mmA300B400C500D600

判断题?由于LTE采用了MIMO特性,所以双路室分系统的上下行速率是单路室分系统的两倍。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