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张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以下题目: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不少同学选择A或B选项。 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背景材料: 张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以下题目: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不少同学选择A或B选项。 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相关考题:

考试和测验的内容根据( )的不同要求进行设计和取舍。 A.部门B.证明材料和背景材料的核实C.岗位D.应聘人员

以下心理测验的名称不是按照实验材料的性质分类的是A.纸笔测验B.操作测验C.口头测验D.速度测验E.电脑测验

某研究探究了不同认知策略(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大学生在不同文字背景下(无背景、图片背景)的文字材料记忆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每个被试只参加一种文字背景的实验:结果表明:场依存型的被试在无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显著高于在图片背景下的记忆量,场独立型的被试在有图片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显著高于无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根据以上的实验设计,该实验中的因变量是( )A.图片类型B.认知策略C.背景类型D.记忆量

某研究探究了不同认知策略(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大学生在不同文字背景下(无背景、图片背景)的文字材料记忆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每个被试只参加一种文字背景的实验:结果表明:场依存型的被试在无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显著高于在图片背景下的记忆量,场独立型的被试在有图片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显著高于无背景情况下的记忆量:根据以上的实验设计,该实验设计属于( )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ABBA设计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利用图6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②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③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材料二某教师用青霉素药品小瓶和注射器设计了制备二氧化硫气体的实验装置(见示意图2),用注射器将稀硫酸注入盛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小瓶,片刻即产生二氧化硫气体。问题:(1)请各举一例说明化学实验的四个教学功能。(10分)(2)材料二的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3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思路是什么(3)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得到哪些发展

高中化学《氨的实验室制法》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 湖南省岳阳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氨的实验室制法2.内容: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由于氨易溶于水,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2)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课堂提问;(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实验室制取氨气实验,都有哪些注意事项?2.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论述问卷形成中测验题目的设计原则。

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的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张老师:“能“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突然,一个男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老师,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趁着大家那股高兴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面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没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在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张老师后来在课本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的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测验信度被低估()A测验的题目难度过高B被试的同质性太高C测验题目太多D测验的题目难度过低

化学实验室课时学生必须遵守() ①使用完毕的药品应放回原处 ②若实验课结束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把少量化学用品带出来做实验 ③实验完毕,及时整理,清查实验物品 ④在实验室里,可以随便找位置坐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在PowerPoint2003中,设计模板决定了()的主要版式,配色和背景。

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文法

在测验手册中,应对测验的目的和用途;()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A、测验的理论背景和题目选择的依据B、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C、测验的标准答案及评分、解释标准D、常模标准E、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在选择题目的形式时,需要考虑()。A、测验的目的B、材料的性质C、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D、各种实际因素

人工概念是()。A、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B、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概念C、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D、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思维的间接性研究的实验材料

下列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对病人就存在潜在的危险B、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对献血员就存在潜在的危险C、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对病人无影响D、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与病人的输血效果无关

若上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某化学物质可以阻断反射活动,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思路,以研究该化学物质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①将实验材料分为甲、乙两组,在A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②对甲组材料的处理应是(),对乙组材料的处理应是()。③如果实验结果为(),则可以说明该化学物质仅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题目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规划。

在纳米材料实验室里,不允许()A、洗手B、喝水、吃食物C、清洁桌面D、使用电子仪器

单选题下列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对病人就存在潜在的危险B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对献血员就存在潜在的危险C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对病人无影响D在实验室里质量发生差错与病人的输血效果无关

问答题背景材料: 张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以下题目: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不少同学选择A或B选项。 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原因。 (2)本题正确答案为(),分析其正确的解题思路。

问答题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硫的转化"一节位于鲁科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以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线索,探索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硫在实验室中的转化,以及硫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 材料三对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教学中应突出"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这种以元素为核心的教学观点,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大视野出发,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到在实验室里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再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和环境保护中的运用,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介绍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硫的转化"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问题: (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明本节课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硫的转化"的教学活动设计。

多选题人工概念是()。A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B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概念C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D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思维的间接性研究的实验材料

问答题材料:张老师刚走进教室,就看见—个足球飞了进来,正好砸中自己,而罪魁祸首是班里的“名人”李明和张军。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他们—见砸中了老师也非常尴尬。张老师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全班同学,说:“球踢得不错,命中目标,得分。但是下次踢球到操场上去踢。如果还在教室中踢球,我就会亮红牌,把你们罚下场。”教室里的气氛得到了缓和。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张老师的行为。

问答题材料: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了眼睛。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张老师 :“能 !”学生又动了起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突然,一个男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老师,我也成功了!”“我也成功了!”......趁着大家那股高兴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后来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地反复实验着: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将杯子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张老师后来在备课本中写到:“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地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多选题1965年,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以下关于鉴别指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鉴别指数(D)在0.19以下的题目鉴别能力较差,必须从测验中淘汰B鉴别指数(D)在0.20~0.29间的题目鉴别能力尚可,但必须修改C鉴别指数(D)在0.30~0.39间的题目鉴别能力良好,修改后会更好D鉴别指数(D)在0.4以上的题目鉴别能力很好,可以在测验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