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A、关键时刻意识也能决定物质B、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强调意识比物质更重要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

  • A、关键时刻意识也能决定物质
  • B、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 C、强调意识比物质更重要
  • 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相关考题:

演讲结束回答提问时,演讲者仅仅需要面对提问者就可以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阅读下面有关温家宝总理的事迹材料,回答问题:2003年3月16日,温家宝当选为国务院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全国2500多个县(区),我跑遍了1800多个.这使我更深地了解国情和人民的状况,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可以说温总理所展示给我们的是他一贯的作风.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既考验着中国,也考验着温家宝.他时任抗旱防汛小组组长,不仅陪同江泽民、朱熔基在各地视察,而且自己单独视察九江有7次之多.2008年,汶川地震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面前,温家宝无疑是一名英勇顽强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员”,用行动征服了世界的心.2010年,在西南地区旱灾、青海玉树地区震灾面前,温总理又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外国媒体载文说,中国式的总理,想学学不来,不可复制.此话,道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声:溫总理,为什么总能让人感动,这一转身、这一神情,告诉我们答案:永远把人民装在心里.“人民”在心.就总有一种情愫在心底喷发,就总有一种行动在尽情倾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如何理解“ …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这句话,为什么温家宝总理能够“不辜负人民的期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括哪些内容,(3)作为青年大学生该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广东考察时说,面对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A、扩大内需B、经济建设C、改革开放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时引用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谁的名言?

导游员在面对客人的提问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A、在面对客人的提问时,可以选择将回答与讲解结合起来B、对于游客的幼稚问题,可以选择不予回答C、讲解过程中,可以根据游客的提问而改变讲解安排D、导游员对于游客的提问,一般不予支持和鼓励

材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出的“民意对于中国政府对外政策有多大影响力”这一问题时,温总理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政治生活依据。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009年7月底前,温家宝总理五个周末分赴福建、陕西、湖南、河北、山西考察。在考察中,温家宝总理深入工厂企业、港口码头、人力资源市场及采煤沉陷区、危旧平房改造区,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就经济运行和民生问题进行调研。温家宝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困难,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群众的生活无后顾之忧,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只有人民的生活得到提高并且有保障,我们的经济发展才有真正的意义。据此回答问题。 温家宝总理的上述观点体现了() ①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主要矛盾支配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④应当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要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句话立刻成为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引用度最高的标题。“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说,公平与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公平和正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我国之所以高度重视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因为() ①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 ②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半岛电视台记者时说: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没有私利,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包括叙利亚政府。我们将根据是非曲直来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并决定立场。这说明()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我国致力于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记者会开始时,温家宝总理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这说明()A、任何事物都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B、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回答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时,温总理说:“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即使是中国很穷的时候,我们也是铮铮铁骨。”温总理的话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热爱祖国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钱学森之问”指的是钱学森2015年向温家宝总理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面对美国记者: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周恩来总理回答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这使用的是()A、矛盾分解法B、借代C、假设法D、归谬反驳法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回答是针对()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中美关系问题D、钓鱼岛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关于中国股市是否发展过快的问题时表示“我关注股市的发展,但更关注股票市场的健康。”在总理的观点中,股市发展的健康与股市发展的速度之间是()A、事物的主次矛盾的关系B、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C、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事物的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李克强总理在总理记者会上关于马航失事是如何答记者问的?

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材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出的“民意对于中国政府对外政策有多大影响力”这一问题时,温总理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请谈谈“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一理念的价值定位。

单选题面对美国记者: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周恩来总理回答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这使用的是()A矛盾分解法B借代C假设法D归谬反驳法

单选题导游员在面对客人的提问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A在面对客人的提问时,可以选择将回答与讲解结合起来B对于游客的幼稚问题,可以选择不予回答C讲解过程中,可以根据游客的提问而改变讲解安排D导游员对于游客的提问,一般不予支持和鼓励

问答题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时引用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谁的名言?

单选题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广东考察时说,面对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A扩大内需B经济建设C改革开放

判断题“钱学森之问”指的是钱学森2015年向温家宝总理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A对B错

单选题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问答题2009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时,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世界上正在面临着金融危急的严重冲击,我非常赞赏你说的一句话,各国要同舟共济。”接着高尚她这句话来自《孙子兵法》。请你说说,“同舟共济”来自《孙子兵法》哪篇,原文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