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测量中,测量次数为7,求实验标准差时用贝塞尔公式计算,自由度为()。A、6B、3C、5.3D、4.5

某次测量中,测量次数为7,求实验标准差时用贝塞尔公式计算,自由度为()。

  • A、6
  • B、3
  • C、5.3
  • D、4.5

相关考题:

精密测量中,适当增加测量次数的目的是()。 A、减少系统误差B、减少随机误差C、减少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和发现粗大误差D、减少实验标准差

视距测量中,当视线水平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h=();当视线倾斜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h= ()。

作精密测量时,适当增多测量次数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实验标准差B、减少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和发现粗差C、减少随机误差D、提高精确度

粗大误差的剔除步骤中的内容是( )。A.计算残余误差B.利用贝塞尔公式C.计算残余误差的平方和D.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差

对某被测件的长度重复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如下:10.0006m、10.0004m、10.0008m、10.0002m、10.0003m、10.0005m、10.0005m、10.0007m、10.0004m、10.0006m,用贝塞尔公式估算实验标准偏差为().A、0.00018mB、0.00017mC、0.00016mD、0.00015m

计算题:今用视距测得某建筑物的倾角为40°00′,测站到建筑物的视距截尺为36cm,求建筑物水平距离D(用视距测量公式计算K=100)。

单次测量的标准差与测量次数有关。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可以用贝塞尔法和极差法,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标准〔偏〕差的自由度()。A、相等B、贝塞尔法所得较大C、极差法所得较大

贝塞尔曲线中的贝塞尔指的是()A、一种函数B、一种公式C、一种算法D、一个人名

计算题:用杠杆千分表测量工件时,测杆轴线与工件表面夹角α为30。测量读数为0.027mm,求正确测量值?

粗大误差的剔除步骤中的内容是()。A、计算残余误差B、利用贝塞尔公式C、计算残余误差的平方和D、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差

在测量实践中,贝塞尔公式被广泛应用于评价()精度。A、测量B、测量误差C、测量精度D、测量列

在测量实践中,贝塞尔公式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测量列的误差。

统汁量值t由()决定。A、置信度PB、测量次数C、测量次数和自由度D、显著性水平和测量次数

统计量值由()决定。A、置信度PB、测量次数C、测量次数和自由度D、显著性水平和测量次数

贝塞尔曲线中的贝塞尔曲线中的贝塞尔指的是:()A、一种函数B、一种公式C、一种算法D、一个人名

极差法、最大误差法及贝塞尔公式法计算标准差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其中()的可靠性最好。A、极差法B、最大误差法C、贝塞尔公式法D、都一样

贝塞尔公式用于计算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

误差计算时,随机误差与标准差之比值称为(),常用()表示,当测量列测量次数较少时,该值按()分布来计算。

某单极放大器电压增益的真值A0为100,某次测量时测得的电压增益A=95,求测量的相对误差和分贝误差。

极差法确定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的公式为s(xk)=R/C ,其中C表示()A、自由度B、极差C、极差系数D、相关系数

判断题贝塞尔公式用于计算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A对B错

问答题某单极放大器电压增益的真值A0为100,某次测量时测得的电压增益A=95,求测量的相对误差和分贝误差。

单选题极差法确定测量值的实验标准差的公式为s(xk)=R/C ,其中C表示()A自由度B极差C极差系数D相关系数

单选题贝塞尔曲线中的贝塞尔曲线中的贝塞尔指的是:()A一种函数B一种公式C一种算法D一个人名

单选题依据JJF1033-2016,为获得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对被测对象进行。次重复测量,下述描述正确的是____。A当n较小时,不宜使用贝塞尔公式B当n较小时,使用极差法计算C当无法满足n≥10时,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D应选择固定的被测对象

单选题对被测量Y在同一测量条件下进行16次独立重复测量,用贝塞尔公式法计算的实验标准偏差s(y)=0.04g,以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在测量结果中,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A0.001gB0.01gC0.02gD0.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