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采用()时,需在培养基进入发酵罐前,直接用蒸汽进行空罐灭菌。A、间歇灭菌B、实消C、连消D、空消

培养基采用()时,需在培养基进入发酵罐前,直接用蒸汽进行空罐灭菌。

  • A、间歇灭菌
  • B、实消
  • C、连消
  • D、空消

相关考题:

用生物指标法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培养基出现何种变化说明灭菌不彻底()A、培养基不变色B、培养基澄清C、培养基变为红色D、培养基变为黄色E、培养基变为蓝色

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时间应从()时开始计时。对于不耐热的液体培养基,一般可将其转入G6玻璃砂漏斗中,采用()方式可较快地进行过滤灭菌。

培养基实罐灭菌中,凡是与培养基接触的管道都要进蒸汽,凡是不与培养基接触的管道都要排汽。

染菌原因分析时发现大批发酵罐染菌可能是由于()A、空气系统出现问题B、培养基灭菌不彻底C、发酵罐渗漏D、种子带菌

()是在每批培养基全部流入发酵罐后,就在罐内通入蒸汽加热至灭菌温度,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接种温度。A、连续灭菌B、实消C、连消D、空消

将饱和蒸汽通入未加入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罐体的湿热灭菌过程是()A、实消B、连消C、空消D、干热灭菌

为防止和控制培养基灭菌过程中杂菌的侵入,实践生产常采用的灭菌措施有().A、培养基灭菌B、发酵罐灭菌C、对所有发酵过程的物料进行灭菌D、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采用连续灭菌时,发酵罐、种子罐、计量罐等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培养基实罐灭菌时凡是与培养基接触的管道都要进蒸汽,凡是与培养基接触的管道都要排汽。

实罐灭菌时,发酵罐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对间歇式灭菌及其发酵过程的叙述不妥的是()。A、培养基的间歇灭菌不需专门灭菌设备,投资少B、培养基的间歇灭菌对蒸汽的要求较高,灭菌效果不太可靠C、间歇灭菌是在发酵罐中进行的D、间歇灭菌属于“实罐灭菌”的范畴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杂菌污染()。A、对培养基进行灭菌B、对发酵罐进行灭菌C、改善操作环境D、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自吸式发酵罐的转子的作用之一是吸入连续灭菌后的培养基。

无论是种子罐或发酵罐,当培养基尚未进罐前对罐进行预先灭菌,我们称为空罐灭菌,此时对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的要求是(),只有这样才既合理经济,又能杀灭设备中各死角残存的杂菌或芽孢。A、高温瞬时(133℃,15秒钟)B、同实罐灭菌一样(115℃,8-15分钟)C、高温长时(127℃,45分钟)D、间歇灭菌(100℃,30分钟,连灭三次)

将培养基装入发酵罐内直接通入蒸汽进行的灭菌属于()A、空消B、连消C、实消D、空气除菌

有一发酵罐,内装80t培养基,在121℃下进行实罐灭茵。设每毫升培养基中合有耐热菌的芽抱数为1.8×107个,121℃时灭茵速率常数为0.0287sl。试求灭菌失败概率为0.001时所需的灭菌时间。

以下不适合湿热灭菌的物质是()A、空气B、管道C、培养基D、发酵罐

单选题染菌原因分析时发现大批发酵罐染菌可能是由于()A空气系统出现问题B培养基灭菌不彻底C发酵罐渗漏D种子带菌

判断题实罐灭菌时,发酵罐与培养基一起灭菌.A对B错

判断题培养基实罐灭菌时凡是与培养基接触的管道都要进蒸汽,凡是与培养基接触的管道都要排汽。A对B错

单选题培养基采用()时,需在培养基进入发酵罐前,直接用蒸汽进行空罐灭菌。A间歇灭菌B实消C连消D空消

单选题将饱和蒸汽通入未加入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罐体的湿热灭菌过程是()A实消B连消C空消D干热灭菌

单选题()是在每批培养基全部流入发酵罐后,就在罐内通入蒸汽加热至灭菌温度,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接种温度。A连续灭菌B实消C连消D空消

多选题为防止和控制培养基灭菌过程中杂菌的侵入,实践生产常采用的灭菌措施有().A培养基灭菌B发酵罐灭菌C对所有发酵过程的物料进行灭菌D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单选题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杂菌污染()。A对培养基进行灭菌B对发酵罐进行灭菌C改善操作环境D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单选题将培养基装入发酵罐内直接通入蒸汽进行的灭菌属于()A空消B连消C实消D空气除菌

判断题采用连续灭菌时,发酵罐、种子罐、计量罐等与培养基一起灭菌.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