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壤中采集分离筛选菌种时,应采用距地表()的土壤。A、0~5厘米B、5~20厘米C、20~30厘米D、30~40厘米

从土壤中采集分离筛选菌种时,应采用距地表()的土壤。

  • A、0~5厘米
  • B、5~20厘米
  • C、20~30厘米
  • D、30~40厘米

相关考题:

有关细菌在土壤中分布表述错误的是A、土壤中细菌种类繁多B、土壤中细菌数量巨大C、大多数致病菌在土壤中很容易死亡D、有芽胞细菌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E、随动物尸体进入土壤的细菌叫自养菌

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菌种筛选的技术特点不包括()。 A、处理成本低B、不会带来二次污染C、修复方法操作复杂D、不破坏土壤环境

下列关于平亢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表平坦,排水良好B、没有强烈侵蚀,但有强烈堆积C、地下水距地表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D、土壤颗粒较粗大的平地地域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特定的调查研究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剖面样。

与土壤温度相关的土壤因素主要包括下列()。A、土壤导热率B、土壤肥力C、土壤含水量D、土壤质地E、地表覆盖物

为什么说土壤是一类最好的“菌种资源库”?如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种?

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差别,主要有()。A、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大气B、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大气C、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D、土壤空气中水气含量低于大气

简述采集土壤样品应遵守的原则。

采集土壤样品应遵守的原则有:()、()、()、()和()

从地表向下所挖的垂直切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水田土壤剖面分为四层,从土壤表面向下,第三层是()。A、犁底层B、淹育层C、青泥层D、斑纹层

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简称()。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

发酵工业获得符合要求的菌种的途径主要有().A、从自然界分离筛选B、从菌种保藏机构获得C、从生产过程中的已有菌种中筛选发生正突变的优良菌种D、从土壤中获得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方法步骤有()、()、()、()、()。

为何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如何从中筛选所需要的菌种?

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A、对角线法B、梅花点法C、棋盘式法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应自上而下采集样品。

对照监测点位应尽量选择未裸露的土壤,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采样深度尽可能与场地表层土壤采样深度相同。

单选题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A对角线法B梅花点法C棋盘式法D蛇形法

填空题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菌种方法步骤有()、()、()、()、()。

判断题对照监测点位应尽量选择未裸露的土壤,采集表层土壤样品,采样深度尽可能与场地表层土壤采样深度相同。A对B错

多选题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差别,主要有()。A土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高于大气B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大气C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D土壤空气中水气含量低于大气

单选题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A对角线法B梅花点法C棋盘式法

多选题发酵工业获得符合要求的菌种的途径主要有().A从自然界分离筛选B从菌种保藏机构获得C从生产过程中的已有菌种中筛选发生正突变的优良菌种D从土壤中获得

判断题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应自上而下采集样品。A对B错

单选题关于土样采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一采样点的厚度、深浅、宽窄应大体一致B布点时一般要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等C用点取法采集剖面土壤样品时,应自上而下分层采样D用段取法采集剖面土壤样品时,应自上而下整层地均匀采样

问答题为什么说土壤是一类最好的“菌种资源库”?如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种?

问答题为何说土壤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如何从中筛选所需要的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