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IC的实验室异常,不正确的是()。A、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B、3P试验阳性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超过200mg/LC、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高于4.0g/LD、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E、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 par tialthromoplastin time,KPTT)缩短或延长20s以上

关于DIC的实验室异常,不正确的是()。

  • A、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 B、3P试验阳性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超过200mg/L
  • C、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高于4.0g/L
  • D、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
  • E、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 par tialthromoplastin time,KPTT)缩短或延长20s以上

相关考题:

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描述不正确的是A、DIC通常是凝血因子异常消耗造成的B、DIC可采用肝素治疗C、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内毒素血症是常见的诱因D、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E、无论病因如何,治疗原则是补充凝血因子,防止凝血级联反应。

关于DIC的治疗,以下不正确的是A、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除诱因B、急性DIC时使用肝素效果仍难肯定C、及时补充凝血因子D、积极抗纤溶治疗E、临床出现血栓形成表现时可使用抗凝治疗

关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阐述不正确的是A、外源凝血系统是否异常的筛检试验B、PT超过正常对照5s以上即为延长C、PT延长见于原发性纤溶亢进D、PT缩短见于DIC晚期E、应用肝素抗凝时PT延长

DIC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BT延长B、CT延长C、PT延长D、APTT延长E、ELT延长

关于DIC的筛查实验不正确的是

对于早期DIC的实验室检查描述不正确的是A、血小板进行性下降B、3P试验(+)C、血浆PT时间缩短D、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呈进行性下降E、β-TG下降

DIC的实验室诊断中,血小板计数应为 A、B、C、D、E、

对于早期DIC的实验室检查描述不正确的是A.血小板进行性下降B.3P试验(+)C.血浆PT时间缩短D.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呈进行性下降E.β-TG下降

DIC的实验室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BT延长BCT延长CPT延长DAPTT延长EELT延长

关于DIC的叙述是不正确的是()A、所有DIC,均表现为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因子Ⅴ和Ⅷ减少B、DIC是一种在多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临床综合征C、麻醉手术及创伤所致的DIC,如原发病能及时控制,预后良好D、临床上表现为出血、休克、脏器功能不全等症状与体征E、感染、恶性肿瘤、手术与创伤、病理产科是四大常见病因

关于DIC的实验室异常,不正确的是()A、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B、3P试验阳性或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超过200mg/LC、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高于4.0g/LD、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E、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partialthromoplastintime,KPTT)缩短或延长20s以上

DIC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凝血功能异常。

试述诊断DIC的主要实验室指标。

关于DIC的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A、血管内皮损伤B、血小板损伤C、纤溶系统激活D、血小板数量增加E、组织损伤

DIC的实验室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BT延长B、CT延长C、PT延长D、APTT延长E、ELT延长

下列哪一项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说法是正确的()A、以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为特征B、出血和微血栓形成同时存在C、感染是其重要因素之一D、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确定诊断E、以上都是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说法是正确的A以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为特征B出血和微血栓形成同时存在C感染是其重要因素之一D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确定诊断E以上都是

问答题试述诊断DIC的主要实验室指标。

单选题DIC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BT延长BCT延长CPT延长DAPTT延长EELT延长

单选题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描述不正确的是()。ADIC通常是凝血因子异常消耗造成的BDIC可采用肝素治疗C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内毒素血症是常见的诱因D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E无论病因如何,治疗原则是补充凝血因子,防止凝血级联反应

单选题DIC的实验室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BT延长BCT延长CPT延长DAPTT延长EELT延长

单选题下列关于DIC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是由于体内凝血超过抗凝能力,而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B血管内皮广泛损伤临床上最常见于严重的感染性疫病C组织损伤占DIC发病数的31%~43%D组织因子是DIC最重要的始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