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R,L,C并联电路由正弦交流恒压源供电,用调频法或调L(或C)法使其发生谐振。这两种调节方法对谐振时电路总电流值的影响是()。A、无影响B、使谐振电流增大C、使谐振电流减小

某R,L,C并联电路由正弦交流恒压源供电,用调频法或调L(或C)法使其发生谐振。这两种调节方法对谐振时电路总电流值的影响是()。

  • A、无影响
  • B、使谐振电流增大
  • C、使谐振电流减小

相关考题:

RL串联与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 A.=L=1/=CB.R²+(=L)²=L/CC.R²+(=L)²==CD.R²+(=L)²=(1/=C)²

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

()是用增加或减少运行车辆数的方法,使运能适应运量变化的需要。A.调频法B.调能法C.调线法D.调站法

交流电转换使交流汇流条:A、并联供电B、由任一发电机或外部电源供电C、只由APU发电机或外部电源供电D、不确定

在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总是()视在功率。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通以正弦交流电时总阻抗=R2+(2πfl-1/2πfc)2。

在R、L、C三者并联的正弦电路中,若IR=5A,IL=5A,IC=5A,则总电流I=5A

在RL与C并联的交流电路中,()。A、L吸收能量时,C一定在释放能量B、L与C同时吸收或释放能量C、L与C并联改变了负载的功率因素D、L与C并联改变了线路的有功功率

在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R、L、C上的电压均为10V,则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应是12V。

()电路的电路复阻抗为R+1/jwCA、R-C串联B、R-C并联C、R-L串联D、R-L并联

在正弦交流的R、L串联电路中,下列公式正确的有()。A、U=UR+ULB、u=uR+uLC、Cosφ=P/SD、Cosφ=R/L

万用表进行电气调零时,电池供给电流最大的一档是()。A、R×l;B、R×l0;C、R×l00;D、R×lk。

串联谐振可能发生在()。A、R—LB、R—L—C串联C、R—CD、C与R、L并联

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已知总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为30°,感抗XL=100Ω,电阻R=()Ω。

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A、Z=R+jLB、Z=R+ωLC、Z=R+jXL

在一定的正弦交流电压U作用下,由理想元件R、L、C组成并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将()。A、无穷大B、等于零C、等于非谐振状态时的总电流D、等于电源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

对于稳态正弦交流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元件R、L、C串联时,端口总电压有效值一定大于每个元件电压的有效值B、当元件R、L、C并联时,L和C支路电流实际反向C、对于感性电路,当电源频率f增大时,D、当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电流达最小值

相量分析法,就是把正弦交流电路用相量模型来表示,其中正弦量用()代替,R、L、C电路参数用对应的()表示,则直流电阻性电路中所有的公式定律均适用于对相量模型的分析,只是计算形式以()运算代替了代数运算。

某R,L,C串联电路由交流恒压源供电,用调频率法或调参数(L或C)法使其发生谐振。这两种调节方法对谐振时R上的压降UR值的影响是()。A、调频率法使UR减小B、调L(或C)使UR增大C、对UR无影响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若R(电阻)、L(电感)、C(电容)元件串联,电路的平均功率就等于()元件的平均功率。A、R(电阻)B、L(电感)C、C(电容)D、L(电感)和C(电容)

左EHSI的MAP数据来源有可能是:()A、L FMC或R FMCB、L FMC、R FMC或L CDUC、L FMC、R FMC、L CDU或R CDUD、L FMC

交流连接(ACTRANSFER)允许交流汇流条()A、并联;B、由任意发电机或外部电源供电;C、仅由APU发电机或外部电源供电。

在R,L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R=40Ω,XL=30Ω,电路的无功功率Q=480V·A,则视在功率S为()。A、866 V·AB、800 V·AC、600 V·AD、500 V·A

单选题对于稳态正弦交流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元件R、L、C串联时,端口总电压有效值一定大于每个元件电压的有效值B当元件R、L、C并联时,L和C支路电流实际反向C对于感性电路,当电源频率f增大时,D当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电流达最小值

判断题在R、L、C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R、L、C上的电压均为10V,则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应是12V。A对B错

判断题在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当ωL=1/ωC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A对B错

单选题在一定的正弦交流电压U作用下,由理想元件R、L、C组成的并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将()。A无穷大B等于零C等于非谐振状态时的总电流D等于电源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