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血常规示RBC4.5×1012/L,WBC6.5×109/L,肝功能示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伤寒B、急性食物中毒C、病毒性肝炎D、肝硬化E、钩体病

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血常规示RBC4.5×1012/L,WBC6.5×109/L,肝功能示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

  • A、伤寒
  • B、急性食物中毒
  • C、病毒性肝炎
  • D、肝硬化
  • E、钩体病

相关考题:

下列症状与体征哪项与甲型病毒性肝炎不相关( )A.起病发热、乏力、厌食、巩膜黄染B.乏力、厌食、恶心、尿色加深C.腹胀、肝质地硬、脾大D.皮肤黄染、轻度搔痒E.腹软、肝大质软、轻度叩击痛

(52~54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减退,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l Cm,质软,ALT760 U/L,总胆红素54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下列检查中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A.腹部B超B.肝功能检查C.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D.凝血功能检查E.血培养

患者,女性,35岁,已婚,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自认为“感冒”,未予重视,1天前发现尿色加深如浓茶色,遂来门诊就诊。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5μmol/L,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而收治入院。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A.腹部B型超声B.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C.血常规检查D.胸部X片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缺乏,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lcm,质软,ALT 760 U/L,总胆红素54m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下列结果中提示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活跃的是A.HBsAg(+),HBeAg(-),抗-HBc(+)B.HBsAg(+),HBeAg(-),抗-HBe(+)C.HBsAg(+),HBeAg(+)D.抗-HBc(+)E.抗-HBs(+)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50U/L,总胆红素55μmol/L,考虑谊病人为“病毒性肝炎”。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 )A.腹部B型超声B.肝功能检查C.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D.凝血功能检查E.血培养

患者,男性,24岁。3天前出现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尿黄而入院。查: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肝功能异常,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此时该患者最恰当的饮食措施是A:高蛋白质、高糖饮食B:高热量、低脂饮食C:高蛋白质、低脂饮食D:高糖、高维生素饮食E: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患儿,女,12岁,7天前发热,T38℃,4天前体温正常,出现乏力、恶心、厌油腻,尿黄呈浓茶色,查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触痛,血ALT1050U/L,抗HAVIgM阳性,抗HBs阳性。治疗措施主要是()A、对症支持治疗B、抗病毒治疗C、调节免疫D、卧床休息E、保肝治疗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病人为“病毒性肝炎”。入院后查抗-HAV-IgM(+),乙肝五项检查中,抗-HBs(+),余均为(-)。对于该检查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A、既往曾经感染过甲型肝炎B、目前感染的是甲型肝炎C、目前感染的是乙型肝炎D、可除外甲型、乙型肝炎感染E、为乙型肝炎携带者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该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粪-口传播B、血液传播C、直接接触传播D、飞沫传播E、虫媒传播

下列症状与体征哪项与甲型病毒性肝炎不相关()。A、起病发热、乏力、厌食、巩膜黄染B、乏力、厌食、恶心、尿色加深C、腹胀、肝质地硬、脾大D、皮肤黄染、轻度瘙痒E、腹软、肝大质软、轻度叩击痛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病人为“病毒性肝炎”。该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卧床休息B、保肝药物治疗C、抗病毒治疗D、补充维生素E、免疫治疗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谷丙转氨酶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入院后查抗-HAVIgM(+),乙肝五项检查中,抗-HBs(+),余均为(-)。对于该检查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A、既往曾经感染过甲型肝炎B、目前感染的是甲型肝炎C、目前感染的是乙型肝炎D、可除外甲型、乙型肝炎感染E、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谷丙转氨酶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卧床休息B、保肝药物治疗C、抗病毒治疗D、补充维生素E、免疫治疗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病人为“病毒性肝炎”。下列检查中,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A腹部B型超声B肝功能检查C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D凝血功能检查E血培养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该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粪-口传播B血液传播C直接接触传播D飞沫传播E虫媒传播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病人为“病毒性肝炎”。入院后查抗-HAV-IgM(+),乙肝五项检查中,抗-HBs(+),余均为(-)。对于该检查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A既往曾经感染过甲型肝炎B目前感染的是甲型肝炎C目前感染的是乙型肝炎D可除外甲型、乙型肝炎感染E为乙型肝炎携带者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血常规示RBC4.5×1012/L,WBC6.5×109/L.肝功能示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该患者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伤寒B急性食物中毒C病毒性肝炎D肝硬化E钩体病

单选题患儿,女,12岁,7天前发热,T38℃,4天前体温正常,出现乏力、恶心、厌油腻,尿黄呈浓茶色,查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触痛,血ALT1050U/L,抗HAVIgM阳性,抗HBs阳性。治疗措施主要是()A对症支持治疗B抗病毒治疗C调节免疫D卧床休息E保肝治疗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减退,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1T760U/1,总胆红素54μmo1/1,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该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A免疫治疗B保肝药物治疗C抗病毒治疗D补充维生素E卧床休息

单选题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血常规示RBC4.5×1012/L,WBC6.5×109/L,肝功能示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伤寒B急性食物中毒C病毒性肝炎D肝硬化E钩体病

单选题患者,女性,32岁,5天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食欲下降,查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质软,ALT760U/L,总胆红素54μmol/L,考虑该患者为"病毒性肝炎"。对于一直由其照顾的5岁的儿子,恰当的措施是()A不需采取任何措施B注射乙肝疫苗C检疫45天D检疫45天,并注射丙种球蛋白E注射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