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S51单片机共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其中P2口既可用作地址/数据口,又可用作一般的I/O口。

AT89S51单片机共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其中P2口既可用作地址/数据口,又可用作一般的I/O口。


相关考题:

8051单片机的P2口只能用作通用I/O口。()

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4个I/O口,其中()口是双重功能口。A、P0;B、P1;C、P2;D、P3。

MCS-51单片机的P0~P3口均是()I/O口,其中的P0口和P2口除了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外,通常还用来构建系统的()和()。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共有:()A、6个4位I/O口,每个口都可以作为输入或输出使用。B、3个8位I/O口,其中只有A、B口都可以作为输入或输出使用。C、3个8位I/O口,每个口都可以作为输入或输出使用。D、3个8位I/O口,C口只能用作输出状态。

MCS-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芯片时,4个I/O口中用作数据总线的是()。A、P0口和P2口;B、P0口;C、P2口和P3口;D、P2口

8051单片机片内有4个8位的I/O口,它们分别是()、()、()和(),其中具有第二功能的I/O口为()。

AT89S52单片机共有()个8位并行双向I/O口,共占用()根引脚线。

AT89S51单片机片的数据存储器与扩展I/O口是分别独立编址。

AT89S51单片机共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其中既可用作地址/数据口,又可用作一般的I/O口的是()。

80C51有()个并行I/O口,其中()口具有第2功能,()口做I/O时需外接上拉电阻。

在MCS一51应用系统中,如果串行口别无他用,则可用来扩展并行I/O口,这种扩展方法不会占用(),而且也节省单片机的硬件开销。

8051系列单片机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P0、P1、P2、P3),这4个I/O口中只有()口仅作一般的I/O口。

MCS-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芯片时,4个I/O口中用作数据总线的是()A、P0和P2口B、P0口C、P2和P3口D、P2口

8051单片机串行I/O口(RXD,TXD)在()。A、P0口B、P1口C、P2口D、P3口

8051系列单片机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P0、P1、P2、P3),这4个I/O口可作为一般的I/O口外,P0口还可作为低8位的()总线端口。

8051单片机有()组并行I/O口。A、2B、3C、4D、5

AT89S51单片机用串行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A、方式0B、方式1C、方式2D、方式3

80C51系列单片机具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其中哪个口工作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A、P0B、P1C、P2D、P3

AT89S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芯片时,4个I/O口中用作地址总线的是()。A、P0口和P2B、P0口C、P1口和P3口D、P2口

单片机8051中的串行通信共有()种方式,其中方式()是用作同步移位寄存器来扩展I/O口的。

在AT89S51单片机中,使用P2、P0口传送()信号,且使用P0口传送()信号,这里采用的是()技术。

MCS-51系列单片机的4个并行I/O端口作为通用I/O端口使用,在输出数据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的是()A、P0口B、P1口C、P2口D、P3口

8051系列单片机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P0、P1、P2、P3),这4个I/O口可作为一般的I/O口外,P2口也可作为高8位的()总线。

单片机复位后,SP、PC、I/O口(P0、P1、P2、P3)的内容为()。A、SP=00H PC=1000H I/O 口=FFHB、SP=00H PC=0000H I/O 口=00HC、SP=07H PC=0000H I/O 口=FFHD、SP=07H PC=0000H I/O 口=00H

8051系列单片机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P0、P1、P2、P3),这4个I/O口可作为一般的I/O口外,而()口还具有第二功能。

填空题MCS-51单片机的P0~P3口均是()I/O口,其中的P0口和P2口除了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外,通常还用来构建系统的()和()。

单选题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其他设备向单片机进行数据的串行输入时,应使用()接口ATXD口BRXD口C定时/计数器D并行I/O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