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5岁,3年来多次昏倒,数分钟后恢复。体查:坐位时,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卧位时该杂音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A、主动脉瓣狭窄B、风心病二尖瓣狭窄C、肺动脉瓣狭窄D、癫癎发作E、左房黏液瘤

患者,女,25岁,3年来多次昏倒,数分钟后恢复。体查:坐位时,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卧位时该杂音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主动脉瓣狭窄
  • B、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 C、肺动脉瓣狭窄
  • D、癫癎发作
  • E、左房黏液瘤

相关考题:

患者近年来多次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每次持续1~3分钟,阵挛停止后昏睡10余分钟,意识逐渐恢复,发作前胸腹有“气”上冲感。其诊断是A.癫痫局限性发作B.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C.癫痫大发作D.癫痫失神发作E.癫痫持续状态

(2013)女,68岁。1年前于坐位早餐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心悸,随之意识丧失跌倒,数分钟后意识恢复。无大汗 女,68岁。1年前于坐位早餐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心悸,随之意识丧失跌倒,数分钟后意识恢复。无大汗、抽搐、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1年来反复发作上诉症状3次。发作与体位和运动无关。查体:BP130/70mmHg,心率48次/分。心电图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该患者意识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A、低血糖B、迷走神经张力增高C、癫痫发作D、体位性低血压E、心律失常

女,68岁。1年前于坐位早餐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心悸,随之意识丧失跌倒,数分钟后意识恢复,无大汗、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1年来反复发作上述症状3次。发作体位和运动无关。查体:A、低血糖B、心律失常C、癫痫发作D、体位性低血压E、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患者,女,25岁,3年来多次昏倒,数分钟后恢复。体查:坐位时,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卧位时该杂音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A.左房黏液瘤B.肺动脉瓣狭窄C.主动脉瓣狭窄D.风心病二尖瓣狭窄E.癫癎发作

女,25岁,3年来多次昏倒,数分钟后恢复。查体:坐位时,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卧位时该杂音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左房粘液瘤B、心脏神经症C、肺源性心脏病D、Austin-Flint杂音E、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患者女,25岁。3年来多次昏倒,数分钟后恢复。查体:坐位时,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卧位时该杂音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A、左房黏液瘤B、心脏神经症C、肺源性心脏病D、Austin-Flint杂音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患者,女性,25岁,3年来多次昏倒,数分钟后恢复。体检:坐位时,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卧位时该杂音消失。超声检查左心长轴切面在左房内呈现云团状肿块切面回声,其瘤体回声随心脏舒张与收缩而活动。最可能为()。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肺心病C、左房黏液瘤D、肥厚性梗阻型心脏病E、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男性患者,27岁,高温暴晒2小时后在建筑工地昏倒,体检:脉搏120次/分钟、呼吸25次/分钟、体温40.5℃、血压90/60mmHg。初步判断该患者昏倒的原因为()A、低血糖B、急性中毒C、脑炎D、心源性昏厥E、中暑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3年来多次昏倒,数分钟后恢复。体检:坐位时,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卧位时该杂音消失。超声检查左心长轴切面在左房内呈现云团状肿块切面回声,其瘤体回声随心脏舒张与收缩而活动。最可能为()。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肺心病C左房黏液瘤D肥厚性梗阻型心脏病E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