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基坑监测点的布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B、监测点应布置在基坑几何形状的特殊点上C、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不应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D、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关于建筑基坑监测点的布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能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
  • B、监测点应布置在基坑几何形状的特殊点上
  • C、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不应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 D、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相关考题:

土钉的拉力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宜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米,每层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个。 A、30;3B、30;5C、20;3D、20;5

关于基坑土石方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说法正确的是( )。A:U形布置不封闭段是为施工机械进出基坑留的开口B:双排井点管适用于宽度小于6m的基坑C:单排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的地下水下游一侧D:施工机械不能经U形布置的开口端进出基坑

关于基坑土石方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说法正确的是( )。A.U形布置不封闭段是为施工机械进出基坑留的开口B.双排井点管适用于宽度小于6m的基坑C.单排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的地下水下游一侧D.施工机械不能经U形布置的开口端进出基坑E.环形布置适合于大面积基坑

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并符合以下规定()。A、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B、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5mC、每边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D、水平和竖向监测点宜为共用点E、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或基坑坡顶上

基坑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并符合以下规定( )。A.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B.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5mC.每边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D.水平和竖向监测点宜为共用点E.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或基坑坡顶上

关于基坑土石方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说法正确的是( )。A.井点布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基坑护坡支护形式B.双排井点管适用于大面积基坑C.单排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的地下水上游一侧D.施工机械不能经U型布置的开口端进出基坑

对于基坑监测的说法,哪项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要求?(  )A、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中部位B、围护墙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角点处C、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上部的1/3部位D、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布置

下列关于基坑变形观测说法,错误的有( )。A. 基坑变形观测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基坑回弹观测B. 监测点布置在受力较大的部位C. 观测点不应大于30mD. 基坑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 次

关于建筑基坑监测点的布置要求,下列()选项是正确的。()A、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上或柱上、裂缝两侧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B、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宜少于2点C、建筑倾斜监测点布置时,监测点宣布置在监测角点、变形缝两侧的承重柱或墙上D、建筑倾斜监测点应沿主体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设上、下监测点不应布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关于喷射井点的平面布置,说法错误的是()。A、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10m时,井点可作单排布置B、当基坑宽度大于10m时,可作双排布置C、当基坑面积较小时,宜采用环形布置D、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要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

关于喷射井点面的平面布置,说法错误的是()。A、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10m时,井点可作单排布置B、当基坑宽度大于10m时,可作双排布置C、当基坑面积较小时,宜采用环形布置D、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要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

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孔隙水压力及地下水位的监测点布置要求中,正确的是()。A、竖向布置孔隙水压力监测点时监测点,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竖向间距宜为2~5m,数量不宜少于3个B、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竖向布置,监测点视具体情况确定C、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D、水位观测点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0.5m,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

关于建筑基坑监测的方法及监测的精度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在布置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时,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的基准点B、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C、对同一监测项目,可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D、同一项目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及支护结构上的监测点布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50m,且每边监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B、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水平间距视情况而定,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2~4mC、支撑内力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D、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应选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布置监测点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中周边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在建筑四角、沿外墙每()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不少于3个监测点。()A、5~10mB、10~15mC、15~20mmD、20~25m

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布置的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A、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B、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监测点C、竖向布置时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m,下部宜加密D、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监测点,且宜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在建筑基坑周边布置竖向位移监测点时,要求错误的是()。A、建筑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且每侧不少于3个监测点B、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应布置观测点C、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应布置1个监测点D、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4个点

基坑开挖之前应作出系统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精度要求、监测点布置、观测周期、工序管理。

单选题对于基坑监测的说法,哪项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要求?(  )[2014年真题]A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中部位B围护墙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角点处C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上部的1/3部位D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布置

多选题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工程勘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坑外宜布置勘探点,其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倍B勘探点沿基坑边布置,其间距宜取15~20mC基坑周边勘探孔的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D厚度大于2m的素填土应按规程规定进行抗剪强度试验

单选题关于喷射井点的平面布置,说法错误的是()。A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10m时,井点可作单排布置B当基坑宽度大于10m时,可作双排布置C当基坑面积较小时,宜采用环形布置D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要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

单选题关于喷射井点面的平面布置,说法错误的是()。A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10m时,井点可作单排布置B当基坑宽度大于10m时,可作双排布置C当基坑面积较小时,宜采用环形布置D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要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

单选题建筑基坑工程监测中周边建筑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在建筑四角、沿外墙每()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不少于3个监测点。()A5~10mB10~15mC15~20mmD20~25m

单选题在建筑基坑周边布置竖向位移监测点时,要求错误的是()。A建筑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且每侧不少于3个监测点B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应布置观测点C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应布置1个监测点D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4个点

单选题关于基坑监测点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阴角处B支撑轴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同一平面上C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D支撑立柱监测宜设置在端墙处

判断题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基坑内地下水为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A对B错

单选题关于建筑基坑监测的方法及监测的精度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在布置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时,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的基准点B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C对同一监测项目,可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D同一项目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