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中拉筋的间距,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等于箍筋间距B、500mm~700mmC、300mm~500mmD、700mm~1000mm

关于梁中拉筋的间距,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等于箍筋间距
  • B、500mm~700mm
  • C、300mm~500mm
  • D、700mm~1000mm

相关考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超筋、适筋、少筋梁的破坏特征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都是塑性破坏B.都是脆性破坏C.只有适筋梁是塑性破坏D.只有超筋梁是塑性破坏

当设计无要求时,关于无粘接预应力筋张拉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是()。A.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B.梁中的无粘接筋可按顺序张拉C.板中的无粘接筋可按顺序张拉D.当曲线无粘接预应力筋长度超过3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下列关于框架结构箍筋间距正确说法的是()。 A.框架结构的箍筋间距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15dB.框架结构的箍筋间距在焊接骨架中不应大于20dC.在受力钢筋非焊接接头长度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D.在受力钢筋非焊接接头长度内,当搭接钢筋为受压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向受拉钢筋应布置在梁的受压区B、梁的箍筋主要作用是承担剪力和固定主筋位置C、梁的箍筋直径最小可采用4mmD、当梁的截面高度小于200mm时,不应设置箍筋

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无粘结) 施工的说法, 正确的是()。A.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主梁、后张拉楼板、次梁B.预应力筋的张拉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C.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2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D.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4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拉区只考虑钢筋受压B.压区只考虑混凝土受拉C.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与配筋量有关D.不允许设计成少筋梁,允许设计成超筋梁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征,正确的是( )。A.拉区只考虑钢筋受压B.压区只考虑混凝土受拉C.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与配筋量有关D.不允许设计成少筋梁,允许设计成超筋梁

肋梁楼盖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设计无要求时,通常是 ( )A.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 B.板中的无粘结筋须集中张拉C.梁中的无粘结筋须同时张拉 D.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

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计算位置()是不正确的。A、支座边缘处B、受拉区弯起筋的弯起点处C、箍筋直径或箍筋间距变化处D、受压区弯起筋的弯起点处

限制梁中箍筋最大间距是为了防止()A、箍筋配置过少,出现斜拉破坏B、斜裂缝不与箍筋相交C、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降低D、箍筋配置过少,出现斜压破坏

适筋梁正截面受力过程中,当受拉区混凝土开裂的瞬间,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钢筋达到屈服B、钢筋应力突增C、钢筋应力突增D、混凝土到抗压强

下列哪项不是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要求()。A、当梁中配有受压钢筋时,箍筋间距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15dB、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大于400mmC、不应大于smaxD、不应大于20d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征,正确的是()。A、拉区只考虑钢筋受压B、压区只考虑混凝土受拉C、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与配筋量有关D、不允许设计成少筋梁,允许设计成超筋梁

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直径和间距应根据下列哪项确定()。A、计算B、构造C、计算和构造D、经验

限制梁中箍筋最大间距是为了防止下列哪项()。A、箍筋配置过少,出现斜拉破坏B、斜裂缝不与箍筋相交C、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降低D、箍筋配置过少,出现斜压破坏

当设计无要求时,关于无黏结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B、梁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C、板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D、当曲线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下列关于钢筋的布置,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压构件的箍筋为封闭式,梁中箍筋亦可采用开口式B、箍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中最大间距的有关规定C、箍筋的直径应满足规范中最小直径的有关规定D、可单独设置受剪弯筋,宜布置成“浮筋”形状,不允许采用“鸭筋”形状

梁高大于800mm,KV>Vc的的梁中箍筋最大间距为下列哪项()A、200mmB、250mmC、300mmD、350mm

梁高小于500mm,KV>Vc的梁中箍筋最大间距为下列哪项()A、200mmB、250mmC、300mmD、350mm

单选题在单筋适筋梁中,受拉钢筋配置得越多,则下列何项正确()A梁的延性越大B梁的延性越小C梁的延性不变D梁发生超筋破坏

单选题关于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的说法,正确的是()。A纵向受拉钢筋应布置在梁的受压区B梁的箍筋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和固定主筋位置C梁的箍筋直径最小可采用4mmD当梁的截面高度小于200mm时,不应设置箍筋

单选题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无粘结)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B板中的无粘结筋可依次张拉,梁中的无粘结筋可对称张拉C当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2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D当长度超过3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

单选题当设计无要求时,关于无黏结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B梁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C板中的无黏结筋可按顺序张拉D当曲线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7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单选题关于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征,正确的是()。A拉区只考虑钢筋受压B压区只考虑混凝土受拉C梁的正截面破坏形态与配筋量有关D不允许设计成少筋梁,允许设计成超筋梁

单选题双筋矩形梁中要求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d为受压筋直径)是为了()A防梁正截面承载力不足而破坏B防止斜截面受拉破坏C防止受压筋压屈导致受压混凝土破坏

单选题肋梁楼盖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设计无要求时,通常是()。A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B板中的无粘结筋须集中张拉C梁中的无粘结筋须同时张拉D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

单选题梁非加密区箍筋根数计算公式表达正确的是()A(梁净跨长-加密区长度*2)/箍筋非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B(梁净跨长-加密区长度*2)/箍筋非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减1C(梁净跨长-加密区长度)/箍筋非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加1D(梁净跨长-加密区长度*2)/箍筋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