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HCl气体,下列现象最合理解释的是:()A、无任何现象出现,因为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B、有固体NaCl生成,因为通入HCl降低了NaCl的溶度积;C、有固体NaCl生成,因为增加[Cl-]使固体NaCl的溶解平衡向生成固体NaCl的方向移动;D、有固体NaCl生成,因为根据溶度积规则,增加[Cl-]使得[Na+][Cl-]K°sp(NaCl),所以有固体NaCl生成。

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HCl气体,下列现象最合理解释的是:()

  • A、无任何现象出现,因为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B、有固体NaCl生成,因为通入HCl降低了NaCl的溶度积;
  • C、有固体NaCl生成,因为增加[Cl-]使固体NaCl的溶解平衡向生成固体NaCl的方向移动;
  • D、有固体NaCl生成,因为根据溶度积规则,增加[Cl-]使得[Na+][Cl-]>K°sp(NaCl),所以有固体NaCl生成。

相关考题:

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A、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色消失B、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C、SO2通入品红溶液气体后红色消失D、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下列关于某气体的实验现象叙述中,能确定有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B.其水溶液显酸性C.有刺激性气味并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通入碱性品红液中使之褪色,加热后并能复色

在CO2气体中混有少量HCl,要除去HCl,最好用( )处理。A.氨水B.NaHCO3饱和溶液C.浓硫酸D.Na2CO3溶液

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大的是A、HB、CoC、OD、ClE、HCl

不能提高注射荆稳定性方法是A.加入抗氧剂B.通入惰性气体C.用棕色玻璃容器S 不能提高注射荆稳定性方法是A.加入抗氧剂B.通入惰性气体C.用棕色玻璃容器D.调节pH至合适值E.加入等渗调节剂如氯化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在10℃时,50g水中溶解了8gA物质,则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16gC.把15gNaCl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15%氯化钠溶液D.升高温度时,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下列反应中,所通入的气体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  )A.将SO2通入氢硫酸中B.将NO2通入水中C.将Cl2通入溴化钾溶液中D.将NH3通入稀硝酸溶液中

气体A、B、C、D、E是HCl、NH3、O2、N0、H2、CH4和S02中的5种,实验现象如下:(1)A和B混合,生成红棕色气体;(2)C和D混合,产生白烟;(3)在催化剂铂存在和加热条件下,C和B反应生成A和水;(4)分别将B和E通入氢硫酸溶液中,溶液都变浑浊.根据以上实验可判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E为__________.

CO2中混有少量SO2杂质,除去SO2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通入水中B.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C.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D.通入NaOH溶液中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02通入CaCl2溶液中B.N02通入FeS04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02通入酸化的Ba(N03) 2溶液中

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在水中不断的加入糖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学生回答】在水中不断的加入糖,开始不断溶解,后来就不再溶解。【教师引导】为什么不断加入糖之后,会出现不再溶解的现象?接下来就探究“饱和溶液”的内容。环节二: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部分溶解。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未溶解的氯化钠继续溶解。【教师引导】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硝酸钾,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教师引导】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置好的活动小组,根据任务安排进行动手实验。【学生回答】加热烧杯后,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再加入5g硝酸钾,也全部溶解。待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教师总结】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教师提问】请学生根据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的理解,对上述实验中溶液的状态试着举例说明。【学生回答】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全部溶解。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氯化钠只有部分溶解,此时是饱和溶液。然后再加入15mL水,因为又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所以此时为不饱和溶液。【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如何由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学生回答】①加入溶质;②降温。【教师引导】如何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学生回答】①增加溶剂;②升温。【教师说明】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环节三:巩固提高1.在大箩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来,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在倒出的溶液中还可以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 )。A.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原溶液中溶剂多了 D.原溶液中溶质少了【答案】AC。环节四:小结作业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作业:思考“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吗?”。【板书设计】

向1.0mol·kg-1HCl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溶液中的S2-浓度可近似地按 b(S2-)≈K2θ计算。

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气体中哪种密度最大()。A、Cl-B、H+C、OD、COE、HCl

20℃时,把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在酸性溶液中,消除由O2而产生的氧波的方法是()。A、在溶液中通入N2.H2等气体B、在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在溶液中加入NA2S03晶体数粒D、在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

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下列可作为惰性气体通入注射剂安瓿中的是()。A、氧气B、氮气C、氨气D、蒸汽

下列防止药物氧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加入抗氧剂B、通入惰性气体氮气C、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D、使用金属器皿E、通入二氧化碳

在区别下列各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CO和CO2分别通入Ca(OH)2溶液,观察现象B、O2和CO2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C、H2和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D、CO和O2分别通入灼热的铜网,观察现象

新触媒通HCl活化时间在6~8h,出口HCl纯度基本接近进口的HCl纯度。

下列气体中不吸收红外光的气体是()。A、N2B、H2OC、CO2D、HCl

将高温饱和氯化钠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经过滤所得的溶液是()。A、水B、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D、氯化钠晶体

在一定温度下,a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里含b克氯化钠,此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此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下列反应中,所通入的气体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A、将SO2通入氢硫酸中B、将NO2通入水中C、将CI2通入溴化钾溶液中D、将NH3通入稀硝酸溶液中

某绿色固体A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中通入CO2即得棕黑色沉淀B和紫红色C。B与浓HCl溶液共热时放出黄绿色气体D,溶液近乎无色,将此溶液和溶液C混合,即得沉淀B。将气体D通入A溶液,可得C。试判断A是()。

某溶液中含有Pb2+和Zn2+,两者的浓度均为0.10mol·L-1,在室温下通入H2S(g)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并加HCl控制S2-浓度。为了使PbS沉淀出来,而Zn2+仍留在溶液中,则溶液中的H+浓度最低应是()。此时溶液中的Pb2+为()。

单选题下列防止药物氧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加入抗氧剂B通入惰性气体氮气C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D使用金属器皿E通入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