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棱镜矫正外斜位,三棱镜的基底部放在哪个方向好()A、内下方B、外上方C、内上方D、外方E、内方

用三棱镜矫正外斜位,三棱镜的基底部放在哪个方向好()

  • A、内下方
  • B、外上方
  • C、内上方
  • D、外方
  • E、内方

相关考题:

求眼镜F=+4.00D.S.的光学中心上方3mm处具有的三棱镜度是多少?三棱镜的底部朝什么方向?

应用三棱镜矫正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向原则为()。 A.三棱镜底向斜视的方向B.三棱镜底指向麻痹眼的方向C.三棱镜底指向主导限方向D.三棱镜底指向斜视相反的方向

关于隐性外斜视的治疗正确的是()。 A.可进行发散训练B.远视足矫,近视欠矫C.小于15岁的患者采用三棱镜矫正D.底向内三棱镜矫正量低于隐斜量的1/2

关于隐性外斜视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可进行集合训练B.用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全部隐斜量C.远视低矫D.近视足矫

关于性上斜视的治疗正确的是()。 A.手术治疗B.不需屈光矫正C.三棱镜全量矫正偏斜度D.三棱镜矫正隐斜量的1/2

关于隐性内斜视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可应用底向内的三棱镜训练B.用底向外的三棱镜矫正全部隐斜量C.远视足矫D.近视低矫

应用三棱镜矫正垂直斜视时,三棱镜度应给予斜视度的全量矫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患儿,男,7岁,生后不久即发现眼球震颤,视物时脸向右转,视远尤甚。检查:视力:右裸眼视力:0.1,矫正视力+1.00DS→0.1;左裸眼视力:0.1,矫正视力+1.00DS→0.1。在代偿头位方向,右眼0.5,左眼0.4,两眼同时看:0.5。双眼前节及眼底无明显异常。眼位:角膜映光正位。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球震颤:呈水平冲动性,"中间带"位左侧。代偿头位:面右转。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弱视性眼球震颤B、隐性眼球震颤C、前庭性眼球震颤D、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E、中枢性眼球震颤为消除上述病例的代偿头位。可双眼戴用三棱镜A、双眼戴三棱镜,尖向左B、双眼戴三棱镜,尖向右C、双眼戴三棱镜,底向上D、双眼戴三棱镜,底向下E、双眼戴三棱镜,底向外

矫正外直肌麻痹眼位时,三棱镜基底部应指向A.下B.上C.内D.外

关于隐性上斜视的治疗正确的是()。A、手术治疗B、不需屈光矫正C、三棱镜全量矫正偏斜度D、三棱镜矫正隐斜量的1/2

特发性旋转隐斜可用三棱镜矫正或适量降低斜向柱镜的焦度。

隐性外斜视应用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矫正量等于隐斜测定量。

隐性内斜视应用底向外的三棱镜矫正,矫正量为隐斜测定量的1/2或1/3。

由于上隐斜的程度相对稳定,斜视量<10△的患眼三棱镜矫正效果较好。

小于13岁的患者不考虑采用三棱镜矫正,因三棱镜的替代可限制内直肌发育,使外隐斜进一步加重。

关于隐性外斜视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可进行集合训练B、用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全部隐斜量C、远视低矫D、近视足矫

应用三棱镜矫正垂直斜视时,三棱镜度应给予斜视度的全量矫正。

应用三棱镜矫正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向原则为()。A、三棱镜底向斜视的方向B、三棱镜底指向麻痹眼的方向C、三棱镜底指向主导眼方向D、三棱镜底指向斜视相反的方向

矫正外直肌麻痹眼位时,三棱镜基底部应指向A、上B、下C、内D、外

患儿,男,7岁,生后不久即发现眼球震颤,视物时脸向右转,视远尤甚。检查:视力:右裸眼视力:0.1,矫正视力+1.00DS→0.1;左裸眼视力:0.1,矫正视力+1.00DS→0.1。在代偿头位方向,右眼0.5,左眼0.4,两眼同时看:0.5。双眼前节及眼底无明显异常。眼位:角膜映光正位。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球震颤:呈水平冲动性,"中间带"位左侧。代偿头位:面右转。为消除上述病例的代偿头位。可双眼戴用三棱镜()A、双眼戴三棱镜,尖向左B、双眼戴三棱镜,尖向右C、双眼戴三棱镜,底向上D、双眼戴三棱镜,底向下E、双眼戴三棱镜,底向外

用三棱镜矫正外斜位,三棱镜的基底部放在哪个方向好()A、内下方B、外上方C、内上方D、外方E、内方

关于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进行散瞳验光,矫正屈光不正B、双眼放置同方向三棱镜,尖端指向静止眼位C、双眼放置异方向三棱镜,基底均向内D、双眼放置异方向三棱镜,基底均向外E、佩戴组合三棱镜

判断题应用三棱镜矫正垂直斜视时,三棱镜度应给予斜视度的全量矫正。A对B错

判断题隐性外斜视应用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矫正量等于隐斜测定量。A对B错

单选题矫正外直肌麻痹眼位时,三棱镜基底部应指向A上B下C内D外

单选题用三棱镜矫正外斜位,三棱镜的基底部放在哪个方向好()A内下方B外上方C内上方D外方E内方

判断题特发性旋转隐斜可用三棱镜矫正或适量降低斜向柱镜的焦度。A对B错

单选题关于隐性上斜视的治疗正确的是()。A手术治疗B不需屈光矫正C三棱镜全量矫正偏斜度D三棱镜矫正隐斜量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