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顶面坡度应不大于()、吊重后不大于()。轨距误差不大于()。

轨道顶面坡度应不大于()、吊重后不大于()。轨距误差不大于()。


相关考题:

两股钢轨顶面高低差不大于()毫米,曲线段外轨按标准加高后,误差不大于()毫米。A.52B.55C.105D.210

轨道道岔质量要求及允许偏差,轨距按标准加宽后不大于()毫米。A.+2B.+4C.+5D.+3

轨距误差不超过规定标准,轨距变化率正线、到发线不大于(),其它站线不大于()(规定递减部分除外)。

关于继电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规程规定其稳态变比误差及角误差的范围为;()A、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10%,稳态角误差不大于7°;B、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10%,稳态角误差不大于3°;C、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5%,稳态角误差不大于3°;

室内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10,室外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8。()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按轨距误差规定:在线路直线部分轨距应不大于()mm。A、1433B、1435C、1441D、1445

原则上填埋场的地形坡度应()。A、不大于2%B、不大于5%C、不大于8%D、不大于10%

基地式调节器测量与控制误差,表述与规程不符的是()A、仪表的示值基本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B、仪表的不灵敏区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一半C、仪表的积分时间误差,应不大于±50%D、仪表的微分时间误差,应不大于±50%

关于继电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规程规定其稳态变比误差及角误差的范围为()A、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10%,角误差不大于7°;B、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10%,角误差不大于3°;C、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5%,角误差不大于3°;

检修大型堆取料机轨道时,其坡度允许为()。A、小于1‟B、不于5‟C、不大于2‟D、不允许有误差

测量仪表精度校验时,关于误差的说法,多数情况下正确的是()。A、仪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仪表的允许误差,回程误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B、仪表的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的1/3C、报警设定点动作偏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D、报警设定点切换差应不大于仪表允许误差的2倍

室内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10,室外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8。

轨道交通正线站线最大坡度应不大于()。A、2‰B、3‰C、5‰D、10‰

整体吊弦: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mm。A、±1B、±2C、±3D、±4

软横跨的直吊弦应保持铅垂状态,其最短直吊弦的长度误差不大于()mm

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吊弦截面损伤不得超过整个有效截面的()

组装模板时,底模上的标高误差应()。A、不大于5mmB、不大于3mmC、不大于2mmD、不大于1.0mm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均方根(RMS)应不大于5度,最大峰值误差不大于25度()

起飞重量受障碍物限制的转弯中,其坡度应满足()A、400ft以下,坡度不大于10度B、400ft以下,坡度不大于20度C、400ft以下,坡度不大于15度

关于继电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规程规定其稳态变比误差及角误差的范围为()。A、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10%,角误差不大于7°B、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10%,角误差不大于3°C、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5%,角误差不大于3°D、稳态变比误差不大于5%,角误差不大于7°

填空题轨距误差不超过规定标准,轨距变化率正线、到发线不大于(),其它站线不大于()(规定递减部分除外)。

填空题软横跨的直吊弦应保持铅垂状态,其最短直吊弦的长度误差不大于()mm

单选题使用重吊进行装卸货物时,船舶倾角应()。A动态横倾角不大于8度B静态横倾角不大于8度C首倾不大于8度D尾倾不大于8度

单选题原则上填埋场的地形坡度应()。A不大于2%B不大于5%C不大于8%D不大于10%

判断题室内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10,室外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8。A对B错

单选题临时轨道轨距误差不大于(),不小于()水平误差不大于()轨枕间距不大于()A10mm,5mm,5mm,1mB5mm,10mm,5mm,1mC5mm,5mm,10mm,1mD10m,5mm,10mm,1m

单选题轨道式塔机安装后,轨道顶面纵、横方向上的水平度,对于上回转塔机应不大于()/1000。A1B2C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