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是防止晶间腐蚀最根本的方法。

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是防止晶间腐蚀最根本的方法。


相关考题:

钢中含铬量为13%~19%,含碳量为0.1~0.45%,则称该钢为()。 A、铁素体型不锈钢B、马氏体型不锈钢C、奥氏体型不锈钢D、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为了防止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尽可能采用( )低的不锈钢。 A.含碳量B.含铬量C.含镍量D.含铬镍量

奥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越高,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含碳量越高,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A、越大B、越小C、不变

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或碳化物的沉淀可以由下列哪些方法减少?()A、固熔处理,水淬火B、使用含稳定化元素如钛或铌(钶)的不锈钢C、使用含碳量更低的不锈钢D、以上都是E、使用高碳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最危险的温度一般是()℃。

奥氏体不锈钢采用超低碳焊丝的目的是()。A、防止热裂纹B、防止冷裂纹C、防止气孔D、方式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至450~850℃时,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中,碳显著晶间腐蚀的敏感性()。A、减少B、增大C、不影响D、不增大

奥氏体不锈钢采用超低碳焊丝进行焊接的主要原因是()A、防止晶间腐蚀性B、防止热裂纹C、防止气孔

与一般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相比,使用超低碳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能有效防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防止方法有哪些?

含碳量越高,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

防止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措施有()。A、采用超低碳不锈钢B、采用双相组织C、添加稳定剂D、进行固溶处理

含碳量越多,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越大。

为防止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发生晶间腐蚀,要降低含()量和添加足够量的Ti或Nb,并控制焊缝含有适当数量的一次铁素体。A、SB、PC、CD、Mn

含碳量越多,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A、不受影响B、越小C、越大

奥氏体钢中的含碳量为0.02~0.03%时则全部碳溶解在奥氏体中,即使加热450~850℃也不会形成贫铬区,故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对晶间腐蚀作用影响最大的元素是()。A、硫B、磷C、碳D、硅

为了控制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以下方法有效的是()A、重新固溶处理B、稳定化处理C、降低含碳量D、低温回火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温度范围是450~850℃,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一是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量,二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和()元素。

在奥氏体类不锈钢中含碳量越少越不引起点腐蚀。

判断题与一般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相比,使用超低碳铬镍奥氏体不锈钢能有效防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A对B错

判断题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是防止晶间腐蚀最根本的方法。A对B错

判断题目前防止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固溶处理;降低钢中的含碳量或添加稳定碳化物元素。A对B错

单选题为了控制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以下方法无效的是:()A重新固溶处理B稳定化处理C降低含碳量D低温回火处理

填空题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温度范围是450~850℃,防止晶间腐蚀的方法一是减少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量,二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和()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