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表中的潮高基准面又称为()。A、理论深度基准面B、理论最低潮位C、海图深度基准面D、水下地形高程基准面E、海拔高程基准面

潮汐表中的潮高基准面又称为()。

  • A、理论深度基准面
  • B、理论最低潮位
  • C、海图深度基准面
  • D、水下地形高程基准面
  • E、海拔高程基准面

相关考题:

潮汐表中潮高的单位是()。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

在潮汐表示的数字前注的—表示()。A.涨潮流速B.落潮流速C.潮高在潮高基准面之下D.潮高在潮高基准之上

在潮汐涨落的连续过程中,潮高基准面至任一时刻的海面垂直距离称()。A.落潮B.涨潮C.潮高D.潮差

在潮汐表示的数字前注“—“表示()。A.涨潮流速B.落潮流速C.潮高在潮高基准面之下D.潮高在潮高基准之上

潮高潮时表中潮高数值前面加“—”,表示此潮高为潮高基准面之上的潮高。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潮汐表中的潮高基准面又称为( )。A.理论深度基准面B.理论最低潮位C.海图深度基准面D.水下地形高程基准面E.海拔高程基准面

我国海图中计算水深的起算面又可称为()。A.理论最低潮位B.潮高基准面C.海底标高基准面D.潮位基准面E.航道深度基准面

某点海图水深8米,深度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230厘米,在潮汐表中查得该点某时潮高为1米,潮高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215厘米,当时的实际水深是:()A、9.15米B、9.0米C、7.15米D、6.85米

在潮汐表示的数字前注的—表示()。A、涨潮流速B、落潮流速C、潮高在潮高基准面之下D、潮高在潮高基准之上

从潮高基准面至平均大潮高潮面的高度,称为()。A、高高潮B、高潮C、大潮高D、平均高潮间隙

在潮汐涨落的连续过程中,潮高基准面至任一时刻的海面垂直距离称()。A、落潮B、涨潮C、潮高D、潮差

潮汐表中潮高的单位是()。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

利用英版《潮汐表》求附港潮汐,主港某日潮汐为:09291.0米,18384.0米。主附港高潮潮时差:-0157;低潮潮时差为-0230。附港高、低潮时分别为()A、0659、1641B、0732、1608C、1126、2109D、1059、2035

海图深度基准面又可称为()。A、潮高起算面B、海底高度起算面C、理论深度基准面D、潮位基准面E、理论最低潮位

单选题在利用中版《潮汐表》第一册求某附港潮汐时,已知主、附港的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分别是23cm和35cm,求附港潮高应用()。A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B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数+潮高季节改正数C附港潮高=[主港潮高-(主港平均海面+主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潮差比+(附港平均海面+附港平均海面季节改正)D以上均不能用

单选题在潮汐表示的数字前注的—表示()。A涨潮流速B落潮流速C潮高在潮高基准面之下D潮高在潮高基准之上

单选题以下哪些是中版《潮汐表》的内容?() Ⅰ、主港潮汐预报表; Ⅱ、潮流预报表; Ⅲ、格林尼治月中天时刻表; Ⅳ、差比数和潮信表; Ⅴ、潮时差与潮高差表AⅠ~ⅣBⅠ、Ⅱ、Ⅳ、ⅤCⅡ~ⅤDⅠ、Ⅱ、Ⅲ、Ⅴ

单选题在利用中版《潮汐表》第一册求某附港潮汐时,已知主、附港的平均海面季节改正分别是2cm和3cm,求附港潮高应用()。A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值B附港潮高=主港潮高×潮差比+改正数+潮高季节改正数CA、B均可DA、B均不能用

单选题潮汐的某一时刻,称为()。A潮时B潮差C潮高D潮龄

多选题海图深度基准面又可称为()。A潮高起算面B海底高度起算面C理论深度基准面D潮位基准面E理论最低潮位

单选题某点海图水深8米,深度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230厘米,在潮汐表中查得该点某时潮高为1米,潮高基准面在平均海面下215厘米,当时的实际水深是:()A9.15米B9.0米C7.15米D6.85米

单选题在潮汐涨落的连续过程中,潮高基准面至任一时刻的海面垂直距离称()。A落潮B涨潮C潮高D潮差

单选题中版《潮汐表》包括以下哪些表()。 Ⅰ.主港潮汐预报表;Ⅱ.潮流预报表;Ⅲ.调和常数表;Ⅳ.差比数和潮信表;Ⅴ.潮时差与潮高差表。AⅠ,Ⅱ,ⅢBⅠ,Ⅱ,ⅣCⅢ,Ⅳ,ⅤDⅡ,Ⅲ,Ⅴ

单选题中版《潮汐表》中,一些重要港口的每小时潮高在以下哪个表中查找()。A主港潮汐预报表B附港潮汐预报表C潮汐预报表D潮信表

多选题潮汐表中的潮高基准面又称为()。A理论深度基准面B理论最低潮位C海图深度基准面D水下地形高程基准面E海拔高程基准面

单选题潮汐表中潮高的单位是()。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

单选题英版《潮汐表》包括()表?Ⅰ主港潮汐预报表Ⅱ潮流预报表Ⅲ调和常数表Ⅳ差比数和潮信表Ⅴ潮时差与潮高差表AⅠ、Ⅱ、Ⅲ、ⅣBⅠ、Ⅱ、Ⅳ、ⅤCⅡ、Ⅲ、Ⅳ、ⅤDⅠ、Ⅱ、Ⅲ、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