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或焊接后电缆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80%。

压接或焊接后电缆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80%。


相关考题:

铝导线或电缆芯线的连接与封端不采用压接或焊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电缆连接经压接或焊接后接头的电阻不应大于同等长度芯线的1.1倍,其抗拉强度不低于原芯线的85%。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铜芯电力电缆线芯与铜连接管或铜线鼻子的连接只许用焊接,不得采用压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电缆在连接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原电缆线芯的()。A.70%B.90%C.60%D.80%

电缆芯线的连接严禁(),应采用压紧或焊接。A.焊接B.压接C.压紧D.绑扎

下列关于交换设备配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配线电缆转弯曲率半径不得大于60mmB.63芯以上电缆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直径的5倍C.芯线焊接后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得大于1mmD.配线电缆应与电源线、音频线分开绑扎

面板接缝中,铜止水带的连接宜采用对缝焊接或搭接焊接,焊缝处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母材抗拉强度的( )。A.70%B.80%C.90%D.100%

根据回路性质确定电缆芯线最小截面时,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规定?()(A)电压互感器至自动装置屏的电缆芯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B)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缆芯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C)操作回路电缆芯线截面不应小于4mm2(D)弱电控制回路电缆芯线截面不应小于0.5mm2

电缆芯线连接时,应除去芯线和连接管内壁的氧化层,压接模具与金具应(),压接后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应光滑,不得留有()或尖角。

()是指将用铜或铝套管套在被连接的芯线上,再用压接钳或压接模具压紧套管使芯线保持连接。A、紧压连接B、绞合连接C、焊接D、接驳链接

电缆连接后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55%。

绝缘铜绞线的连接,应符合()规定。A、导线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芯线,应先拧紧,搪锡后再连接;截面超过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电气器具连接B、6mm2以下的连接,本身自缠长度不应小于10圈C、用裸绑线缠绕时,缠绕长度不应小于导线直径的10倍D、导线截面为35mm2及以上用连接管连接

铜芯电缆与铝芯电缆的连接应采用()。A、用铜制线夹压接B、铜芯和铝芯直接缠绕连接C、专用的铜铝连接管压接D、铜芯镀锡后与铝芯绑线连接

电缆线芯的连接,铜芯采用压接,铝芯采用焊接()。

电缆芯线的连接严禁(),应采用压紧或焊接。A、压紧B、绑扎C、焊接D、压接

电缆线芯的连接,铜芯电缆常采用压接,铝芯电缆常采用焊接。

铜芯电缆与铝芯线的连接应采用()。A、铜芯和铝芯直接缠绕连接B、铜芯镀锡后和铝芯绑线连接C、铜制线夹压接D、专用的铜铝连接管压接

端子型号和线缆直径相符,芯线剪切齐整,如果压线端子小于电缆线径,可以剪除部分芯线后用小号压线端子压接。()

铜芯电缆和铝芯电缆的工程连接应采用()。A、铜芯和铝芯直接缠绕连接B、铜芯镀锡后与铝芯绑线连接C、铜敷并沟线夹压接D、专用的铜铝连接管(过渡接头)压接

2、下列关于交换设备配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配线电缆转弯曲率半径不得大于60mmB、63芯以上电缆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直径的5倍C、芯线焊接后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得大于1mmD、配线电缆应与电源线、音频线分开绑扎3、长途机械室联合接

按机械强度要求:铜芯控制电缆或绝缘导线的芯线最小截面为:连接强电端子的不应小于();连接弱电端子的不应小于()。

单选题铜止水带的连接宜采用对缝焊接或搭接焊接,焊缝处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母材抗拉强度的( )。A25%B50%C70%D100%

单选题铜芯电缆和铝芯电缆的工程连接应采用()。A铜芯和铝芯直接缠绕连接B铜芯镀锡后与铝芯绑线连接C铜敷并沟线夹压接D专用的铜铝连接管(过渡接头)压接

判断题电缆线芯的连接,铜芯电缆常采用压接,铝芯电缆常采用焊接。A对B错

单选题铜芯电缆与铝芯线的连接应采用()。A铜芯和铝芯直接缠绕连接B铜芯镀锡后和铝芯绑线连接C铜制线夹压接D专用的铜铝连接管压接

单选题面板接缝中,铜止水带的连接宜采用对缝焊接或搭接焊接,焊缝处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母材抗拉强度的( )。A70%B80%C90%D100%

单选题2、下列关于交换设备配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配线电缆转弯曲率半径不得大于60mmB63芯以上电缆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直径的5倍C芯线焊接后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得大于1mmD配线电缆应与电源线、音频线分开绑扎3、长途机械室联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