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5岁,高血压病,近日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结果: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600次/分,QRS极不规则,形态正常,频率10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为()。A、心房扑动B、心房颤动C、正常心电图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E、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男性,65岁,高血压病,近日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结果: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600次/分,QRS极不规则,形态正常,频率10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心房扑动
  • B、心房颤动
  • C、正常心电图
  • 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 E、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相关考题:

男性,26岁,反复发作心慌、心悸,气促3年,每次均于工作紧张时发作,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现象。曾经有一次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刚开始时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持续数秒后QRS波形恢复正常,P波无法辨认。为明确诊断,该例首选检查项目是A.B.C.D.

男性,72 岁。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长期服用降压药,平日控制血压在 130~145/70~80mmHg,日常活动正常,2 个月来无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持续 3~8 小时可自行缓解,1 小时前症状再次发作,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该患者心电图特征不正确的是()A. P 波消失B. QRS 时限正常C. R-R 间期不等 D. 可见规律 f 波

男性,21岁,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再次发作来急诊。就诊时心电图示:心率22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QRS波0.10秒,每个QRS波后可见清晰逆行P"波,R-P间期70ms。心电图诊断应考虑A.心房扑动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心房颤动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来诊当天自觉较好。做心电图结果为: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波,频率300次/分,室率75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心电图B心房扑动(4:1传导)C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4:1传导)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E心房颤动

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示P波消失,F波频率300次/min,QRS波频率75次/min。最可能的诊断是()。A、心房颤动B、心房扑动(4∶1传导)C、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4∶1传导)D、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男性,70岁。既往有冠心病,时有心悸,胸闷反复发作,心电图示P消失,代之的是f波,频率350次/分,QRS波间隔不规则。其诊断为()A、心室颤动B、阵发性室上速C、心房颤动D、心房扑动E、心室扑动

患者男性,59岁,心前区不适2年。近日感到心悸,心电图检查:QBS0.12秒,节律整齐,连续出现。该心律失常的特点为()A、多不影响心功能B、按压颈动脉窦能停止发作C、多无器质性心脏病D、心电图无室性融合波E、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刘先生,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反复发作胸闷、心悸,就诊时自觉症状尚可。心电图结果为:P波消失呈锯齿状,频率300次/分钟,心室率75次/分钟。根据目前病情,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高血压病B、心房颤动C、心房扑动(4:1传导)D、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E、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来诊当天自觉较好。做心电图结果为: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波,频率300次/分,室率75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心电图B心房扑动(4:1传导)C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4:1传导)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E心房颤动

单选题男性,65岁,高血压病,近日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结果: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600次/分,QRS极不规则,形态正常,频率10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为()。A心房扑动B心房颤动C正常心电图D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E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刘先生,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反复发作胸闷、心悸,就诊时自觉症状尚可。心电图结果为:P波消失呈锯齿状,频率300次/分钟,心室率75次/分钟。根据目前病情,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高血压病B心房颤动C心房扑动(4:1传导)D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E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