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区垂直位移监测基点至少布设()组,每组不少于()

施工区垂直位移监测基点至少布设()组,每组不少于()


相关考题:

土石坝埋设的位移监测时,当大坝较长或为折线形坝时,需要在两个固定工作基点之间的坝体上增设工作基点,这种工作基点为( )。 A.位移标点B.校核基点C.固定工作基点D.非固定工作基点

沉降观测时,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至少布设一个水准基点。()

每个工程均应单独设置垂直位移工作基点,工作基点数量可视工程垂直位移测点数而定,一般每个工程可设()个。 A、1B、2C、1~3D、2~4

坝下一等水准环线布设的目的是建立大坝垂直位移观测的基准点,检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并监测万安断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垂直位移的基点,至少要布设一组,每组不少于()个固定点。A.2B.3C.4D.5

下列关于施工期外部变形监测的工作基点和测点的选择与埋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稳固的岩石上B . 基点应尽量靠近变形区C . 垂直位移基点至少要布设一组,每组不少于两个固定点D . 建筑物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两侧E . 滑坡测点宜设在滑动量大、滑动速度快的轴线方向

某城市建设一座5 0层的综合大楼,距离1号运营地铁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为40m,需对开挖基坑、综合大楼及相邻的地铁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变形监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中变形监测Ⅱ等精度要求实施。开挖基坑监测:基坑上边缘尺寸为100m*80m,开挖深度为25m,在基坑周边布设了四个工作基点A、B、C、D,变形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壁的顶部、中部和底部;监测内容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基坑回填等;基坑开挖初期监测频率为1次/周,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相应增加监测频率;监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至基坑回填结束。监测到第1 2期时,发现由工作基点A测量的所有监测点整体向上位移,而由工作基点B、C、D测量的监测点整体下沉或不变。综合大楼监测:大楼的监测点布设顶部、中部和基础上,沿主墙角和立柱布设;监测内容包括基础沉降、基础倾斜和大楼倾斜等;监测频率为1次/周;监测从基础施工开始至大楼竣工后1年。 地铁隧道监测:监测范围为综合大楼相邻的2 00m区段;监测内容包括隧道拱顶下沉、衬砌结构收敛变形及侧墙位移等;变形监测点接断面布设,断面间距为5m,每个断面上布设5个监测点,每个点上安装圆棱镜,采用2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自动测量;监测频率为2次/天;隧道监测从基坑开挖前一个月至大楼竣工后1年。监测数据采用SQL数据库进行管理,数据库表单包括周期表单。工程表单、原始数据表单、测量仪器表单、坐标与高程表单等。监测成果包含监测点坐标数据、变形过程线及成果分析等。【问题】1.该段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总共需布设多少个断面监测点?对两台高精度自动全站仪的安置位置有什么要求?2.利用数据库生成监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时,需要调用到哪些表单?并说明理由。3.从测量角度判断有工作基点A测量的基坑监测点向上位移的原因,并提出验证方法。

某测绘单位承担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部,设计楼层8 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积约250000m2,为钢结构地标性建筑物。已有资料:(1)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2)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3)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4)其他相关资料。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1)0.5秒级全站仪1台套;(2)双频GPS接收机5台套;(3)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1台套;(4)DS0.5型水准仪1台套;(5)50m钢卷尺1个。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2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4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2个建于周边1 0层楼的楼顶,2个建于地面上。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测量、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50m范围内建筑物得沉降监测等。变形监测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以图和表形式表达的成果。【问题】1.为测定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高程,应布设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简述垂直基准点布设的位置和数量要求以及垂直位移监测的等级要求。2.在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用于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的稳定性的设备,并说明观测时的注意事项。3.简述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的主要内容。

垂直位移观测的工作基点是测点高程起算点,数量不少于两个。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与水准点联测校核。

布设滑坡体变形监测点时,()A、坡体上的永久性建筑物上不需布点B、坡体外相对稳定的地方不需布点C、主要滑动方向上应该布点D、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分开布点

在垂直位移观测中,稍有变动就会影响观测成果准确性的测点为()。A、水准基点B、起测基点C、垂直位移标点D、水平位移标点

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按三等等级要求施测时,每站高差中误差为±0.3mm。

对于桥墩的垂直位移观测,其变形监测点宜布设在()A、墩壁B、墩顶四角C、墩顶垂直平分线的两端D、墩中心

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垂直位移的基点,至少要布设一组,每组不少于()个固定点。A、2B、3C、4D、5

建筑物裂缝观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裂缝的末端和最宽处应各布设一组监测点B、在裂缝的首末端和最宽处应各布设两组监测点C、各组监测点两点的连线应平行于裂缝D、各组监测点两点的连线应垂直于裂缝

问答题简述盾构法隧道的周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和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及监测点布设要求。

问答题水利工程水平位移校核基点通常应如何布设?

单选题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垂直位移的基点,至少要布设一组,每组不少于()个固定点。A2B3C4D5

判断题垂直位移观测的工作基点是测点高程起算点,数量不少于两个。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应与水准点联测校核。A对B错

单选题在垂直位移观测中,稍有变动就会影响观测成果准确性的测点为()。A水准基点B起测基点C垂直位移标点D水平位移标点

多选题下列关于施工期外部变形监测的工作基点和测点的选择与埋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稳固的岩石上B基点应尽量靠近变形区C垂直位移基点至少要布设一组,每组不少于两个固定点D建筑物裂缝观测点应埋设在裂缝两侧E滑坡测点宜设在滑动量大、滑动速度快的轴线方向

填空题施工区垂直位移监测基点至少布设()组,每组不少于()

单选题施工期间的外部变监测中,垂直位移的基点至少要布设1组:每组不少于( )固定点。A2个B3个C4个D5个

多选题建筑物裂缝观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裂缝的末端和最宽处应各布设一组监测点B在裂缝的首末端和最宽处应各布设两组监测点C各组监测点两点的连线应平行于裂缝D各组监测点两点的连线应垂直于裂缝

单选题布设滑坡体变形监测点时,()A坡体上的永久性建筑物上不需布点B坡体外相对稳定的地方不需布点C主要滑动方向上应该布点D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分开布点

单选题普通健康成年人的抗阻运动强度具体要求是(  )。A中等强度每次至少练习1组,每组重复5~10次B中等强度每次至少练习1组,每组重复10~15次C中等强度每次至少练习2组,每组重复5~10次D中等强度每次至少练习2组,每组重复10~15次E中等强度每次至少练习3组,每组重复10~15次

问答题某测绘单位承担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部,设计楼层8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积约250000m2,为钢结构地标性建筑物。已有资料:(1)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2)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3)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4)其他相关资料。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1)0.5秒级全站仪l台套;(2)双频GPS接收机5台套;(3)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1台套;(4)DS 0.5型水准仪l台套;(5)50m钢卷尺1个。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2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4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2个建于周边10层楼的楼顶,2个建于地面上。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测量、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50m范围内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等。变形监测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以图和表形式表达的成果。【问题】1.为测定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高程,应布设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简述垂直基准点布的位置和数量要求,以及垂直位移监测的等级要求。2.在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用于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的稳定性的设备,并说明观测时的注意事项。3.简述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