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3岁,广州市人,3天前突起发热,体温39℃,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天前出现全身皮疹于7月12日入院。体检见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性斑丘疹,白细胞为2.5×109/L,血小板56×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0×106/L。ALT300U/L,尿常规:白细胞3个/HP,红细胞2/HP,尿蛋白(+),BUN5.6mmol/L。若本例发病4天后退热2天,体温再次出现升高38℃。此时可能是()A、复燃B、复发C、双峰热D、后发热E、反应期发热

女,43岁,广州市人,3天前突起发热,体温39℃,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天前出现全身皮疹于7月12日入院。体检见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性斑丘疹,白细胞为2.5×109/L,血小板56×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0×106/L。ALT300U/L,尿常规:白细胞3个/HP,红细胞2/HP,尿蛋白(+),BUN5.6mmol/L。若本例发病4天后退热2天,体温再次出现升高38℃。此时可能是()

  • A、复燃
  • B、复发
  • C、双峰热
  • D、后发热
  • E、反应期发热

相关考题:

男性,26岁。受凉后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9℃,伴左侧胸痛,咳少量白痰。胸透示左下肺野大片淡薄阴影,予以青霉素治疗1天后,体温接近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C、肺炎支原体肺炎D、病毒性肺炎E、肺炎链球菌肺炎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抑制C.皮肤血管收缩D.调定点上移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女,50岁。畏寒、发热5天,最高体温40℃,伴头晕、恶心、呕吐。神志淡漠。血养最佳的抽血时间是A.体温下降时B.午后C.清晨空腹时D.寒战发热时E.体温最高时

起病急,有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抑制SXB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抑制C.皮肤血管收缩D.调定点上移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女,43岁,广州市人,3天前突起发热,体温39℃,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天前出现全身皮疹于7月12日入院。体检见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性斑丘疹,白细胞为2.5×109/L,血小板56×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0×106/L。ALT300U/L,尿常规:白细胞3个/HP,红细胞2/HP,尿蛋白(+),BUN5.6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肾综合征出血热B、疟疾C、钩端螺旋体病D、登革热E、药物疹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可、食欲好,每2~3天发热1次。明确诊断还需进行哪些检查()A、血常规B、血培养C、血涂片D、间接血凝试验E、免疫学试验F、脑脊液检查

某患者于输血过程出现畏寒、寒战、体温40℃,伴头痛、恶心、呕吐,首先考虑是()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急性肺水肿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发热,体温可达39℃,可有畏寒、寒战B、头痛C、全身肌肉关节酸痛D、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

某疟疾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此时体内变化由于()。A、散热中枢兴奋B、产热中枢抑制C、调定点上移D、体温调节功能阻碍

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兴奋C、皮肤血管收缩D、调定点上调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患者女,4岁。因发热,双眼疼痛、畏光伴头痛3d而入院。体温39℃,颈项强直,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最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A、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B、脑脊液培养C、血培养D、头颅CTE、头颅MRI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为明确诊断还需进行哪些检查()A、脑脊液检查B、血培养C、血涂片D、间接血凝试验E、动物接种

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可能出现的临床分期包括()A、低热期B、寒战期C、高热期D、大汗期E、恢复期

患者,女,59岁,输血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伴头痛、恶心、呕吐,体温39.5℃,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为()。A、暂停输血,对症处理B、改变体位C、给予氧气吸入D、给予镇静剂E、监测体温的变化

单选题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畏寒发热7天,患者突起呕血及解柏油样黑便(  )。ABCDE

单选题女,50岁。畏寒、发热5天,最高体温40℃,伴头晕、恶心、呕吐。神志淡漠。血培养最佳的抽血时间是A体温下降时B午后C清晨空腹时D寒战发热时E体温最高时

单选题女,33岁,农民。11天前出现腹泻,伴轻微腹痛,自服“黄连素”后好转,但4天前突起畏寒、高热、体温39℃,伴全身疲乏,1天前出现全身肌肉剧烈疼痛不能行走。体检发现:眼睑与面部水肿,结膜充血,四肢肌肉触痛明显,WBC12×109/L,PLT120×109/L,EOS0.48×109/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伤寒B钩端螺旋体病C胆囊炎D菌痢E旋毛虫病

单选题女,25岁,突起畏寒发热,右胸痛2天,X线胸片示右下肺叶大片模糊影。可能的诊断是(  )。ABCDE

多选题患者,男性,26岁,畏寒,继之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3小时后退热,退热后体力、食欲好,每2天发热1次,查WBC6.2×109/L,中性粒细胞70%。此患者确诊为间日疟,其可能出现的临床分期包括()A低热期B寒战期C高热期D大汗期E恢复期

单选题某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这种体温升高是由于()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兴奋C皮肤血管收缩D调定点上调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单选题女,43岁,广州市人,3天前突起发热,体温39℃,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天前出现全身皮疹于7月12日入院。体检见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性斑丘疹,白细胞为2.5×109/L,血小板56×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0×106/L。ALT300U/L,尿常规:白细胞3个/HP,红细胞2/HP,尿蛋白(+),BUN5.6mmol/L。入院第2天,如患者出现气促,心慌,眩晕,面色苍白,此时患者可能出现()A急性血管内溶血B心肌炎C低钾血症D急性肺炎E药物过敏

单选题某疟疾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导致该种变化的原因是(  )。A产热中枢抑制B皮肤血管扩张C调定点上调D散热中枢兴奋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单选题某疟疾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此时体内变化由于()。A散热中枢兴奋B产热中枢抑制C调定点上移D体温调节功能阻碍

单选题某疟疾患者突起畏寒、寒战,体温39℃,此时体内的变化是由于(  )。A产热中枢抑制B散热中枢兴奋C调定点上调D皮肤血管扩张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单选题患者,女,59岁,输血过程钟出现畏寒、寒战,伴头痛、恶心、呕吐,体温39℃.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为A暂停输血,对症处理B改变体位C给予氧气吸入D给予镇静剂E监测体温的变化

单选题男性,24岁,受凉后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9℃,伴左侧胸痛,咳少许白痰,X线胸片示左下肺大片浸润影,青霉素治疗1天后,体温接近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C肺炎支原体肺炎D病毒性肺炎E肺炎链球菌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