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5岁,梅州人,职员,因“发热、畏寒4d,皮疹4h”于7月10日来诊。患者4d前突起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肌肉痛,自服“解热镇痛药”,病情无明显改善;来诊当日早晨发现四肢皮肤出现皮疹。患者居住在广州,平时饮食习惯良好,近期居住环境蚊子较多,小区有鼠患。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不包括()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B、登革热C、麻疹D、伤寒E、流行性感冒F、克里木-刚果出血热(新疆出血热)G、药疹H、流行性斑疹伤寒

患者男,25岁,梅州人,职员,因“发热、畏寒4d,皮疹4h”于7月10日来诊。患者4d前突起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肌肉痛,自服“解热镇痛药”,病情无明显改善;来诊当日早晨发现四肢皮肤出现皮疹。患者居住在广州,平时饮食习惯良好,近期居住环境蚊子较多,小区有鼠患。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不包括()

  • 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 B、登革热
  • C、麻疹
  • D、伤寒
  • E、流行性感冒
  • F、克里木-刚果出血热(新疆出血热)
  • G、药疹
  • H、流行性斑疹伤寒

相关考题:

患者,男,45岁,因畏寒、发热、全身乏力3天入院,诊断为“伤寒”。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的饮食为A.高脂肪饮食B.高纤维素饮食C.少渣饮食D.低盐饮食E.要素饮食

男,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于1月30 曰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于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体温39.6 0C, 见大小不等的淤点,颈抵抗(+),克氏征(-)该患者治疗宜首选A.氯霉素B.环丙沙星C.红霉素D.磺胺嘧啶 E-头孢曲松

患者男,25岁,梅州人,职员,因“发热、畏寒4d,皮疹4h”于7月10日来诊。患者4d前突起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肌肉痛,自服“解热镇痛药”,病情无明显改善;来诊当日早晨发现四肢皮肤出现皮疹。患者居住在广州,平时饮食习惯良好,近期居住环境蚊子较多,小区有鼠患。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防蚊隔离至退热B、降温治疗,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并重C、可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KD、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可使用利巴韦林(病毒唑)抗病毒治疗F、乙醇擦浴退热是首选的物理降温方法G、急性期应尽早卧床休息H、纠正血容量后仍然烦躁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镇静

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该热型为(提示入院后24h体温37.5~39.2℃。)()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回归热E、马鞍热F、不规则热

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皮疹的类型有(提示从耳后发际开始,头面部、颈及躯干可见散在分布的皮疹。)()A、斑疹B、丘疹C、出血疹D、充血疹E、疱疹F、黏膜疹G、荨麻疹H、脓疱疹

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A、虫媒传播B、血液传播C、性传播D、体液传播E、垂直传播F、消化道传播G、接触传播

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患者病情已发展到(提示入院后持续发热3d,全身可见散在分布的皮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部分融合成片。)()A、前驱期B、潜伏期C、症状明显期D、恢复期E、初期F、缓解期

患者男,24岁,“发热伴肌肉酸痛4d”于11月25日来诊。体温最高达40℃,有轻度畏寒,头痛,肌肉酸痛;偶咳,痰少,呈黄黏痰。无禽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史,无旅游史和不洁食物史。可能的诊断是()A、上呼吸道感染B、细菌性肺炎C、败血症D、支原体肺炎E、病毒性肺炎F、流行性感冒G、人禽流感

患者男,31岁,农民,因“发热(最高体温39.5℃)伴头痛4d,皮疹1d”来诊。查体:T39℃;结膜充血,皮肤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出血热抗体试验(-)。治疗至体温正常后,停药时间是()A、继续用药1~2dB、继续用药3~4dC、继续用药7~10dD、继续用药1~2周E、体温正常即可停药

患者,男,45岁,因畏寒、发热、全身乏力3天入院,诊断为“伤寒”。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的饮食为()A、高脂肪饮食B、高纤维素饮食C、少渣饮食D、低盐饮食E、要素饮食

伤寒皮疹的特点有()A、多见于病程第7~13天B、直径2~4mmC、多在10个以上,分批出现D、多分布于胸、腹部E、多在2~4d内消退

女,14岁,江西某市人,因发热7天,全身皮疹3天就诊,体检发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常呈椭圆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进一步需做以下哪项检查()A、病毒分离B、嗜异性凝集试验C、病人血清抗麻疹IgMD、以EHFV抗原片,检测患者双份血清E、X线胸片

患者女,38岁,北京人,因“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3d,全身皮疹1d”于7月12日来诊。皮疹前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周前去广州出差,居住地蚊子较多,有蚊虫叮咬史。查体: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斑丘疹。血常规:WBC2.5×109/L,E180×106/L,PLT56×109/L;尿常规:RBC2/HP,WBC3/HP;ALT300U/L。对诊断没有参考意义的流行病学史是()A、女性,38岁B、北京人C、去广州出差D、7月份发病E、蚊虫叮咬史

患者,女性,1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3月10日入院,初步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患者的皮疹为()A、斑疹B、丘疹C、斑丘疹D、玫瑰疹E、淤点和淤斑

单选题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畏寒发热7天,患者突起呕血及解柏油样黑便(  )。ABCDE

单选题患者,女性,1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3月10日入院,初步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患者的皮疹为()A斑疹B丘疹C斑丘疹D玫瑰疹E淤点和淤斑

判断题麻疹患者皮疹于发热5~6天开始出现。A对B错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因畏寒、发热、全身乏力3天入院,诊断为“伤寒”。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的饮食为()A高脂肪饮食B高纤维素饮食C少渣饮食D低盐饮食E要素饮食

多选题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皮疹的类型有(提示从耳后发际开始,头面部、颈及躯干可见散在分布的皮疹。)()A斑疹B丘疹C出血疹D充血疹E疱疹F黏膜疹G荨麻疹H脓疱疹

多选题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关于发热的护理,叙述错误的是(提示患者持续发热,给予降温措施。)()A体温超过39℃即给予化学降温B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C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减少刷牙、洗脸等活动D做好鼻腔、眼睑的清洁E观察体温及热型的变化F嘱患者多饮水

单选题某单位男职员人数是女职员人数的1/3,已知男职员比女职员少380人,问该单位一共有多少人?()A720B740C760D820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北京人,因“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3d,全身皮疹1d”于7月12日来诊。皮疹前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周前去广州出差,居住地蚊子较多,有蚊虫叮咬史。查体: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斑丘疹。血常规:WBC2.5×109/L,E180×106/L,PLT56×109/L;尿常规:RBC2/HP,WBC3/HP;ALT300U/L。对诊断没有参考意义的流行病学史是()A女性,38岁B北京人C去广州出差D7月份发病E蚊虫叮咬史

多选题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A虫媒传播B血液传播C性传播D体液传播E垂直传播F消化道传播G接触传播

多选题患者男,25岁,梅州人,职员,因“发热、畏寒4d,皮疹4h”于7月10日来诊。患者4d前突起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肌肉痛,自服“解热镇痛药”,病情无明显改善;来诊当日早晨发现四肢皮肤出现皮疹。患者居住在广州,平时饮食习惯良好,近期居住环境蚊子较多,小区有鼠患。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防蚊隔离至退热B降温治疗,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并重C可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KD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可使用利巴韦林(病毒唑)抗病毒治疗F乙醇擦浴退热是首选的物理降温方法G急性期应尽早卧床休息H纠正血容量后仍然烦躁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镇静

多选题患者男,25岁,梅州人,职员,因“发热、畏寒4d,皮疹4h”于7月10日来诊。患者4d前突起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肌肉痛,自服“解热镇痛药”,病情无明显改善;来诊当日早晨发现四肢皮肤出现皮疹。患者居住在广州,平时饮食习惯良好,近期居住环境蚊子较多,小区有鼠患。血清学诊断包括()A血培养B检测登革热中和抗体C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抗体D外-斐反应E肥达反应F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G脑脊液检查H血清康氏反应

单选题女,14岁,江西某市人,因发热7天,全身皮疹3天就诊,体检发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常呈椭圆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进一步需做以下哪项检查()A病毒分离B嗜异性凝集试验C病人血清抗麻疹IgMD以EHFV抗原片,检测患者双份血清EX线胸片

单选题患者男,24岁,因“发热4d,皮疹2d”来诊。诊断:麻疹。该热型为(提示入院后24h体温37.5~39.2℃。)()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回归热E马鞍热F不规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