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女士,47岁,双侧下腹部触及包块3个月,1年前因胃癌采用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双侧附件区触及直径约5cm实性肿物,活动好。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A、卵巢转移性肿瘤B、卵巢黏液性囊腺瘤C、卵巢浆液性囊腺瘤D、卵巢颗粒细胞瘤E、卵巢畸胎瘤

齐女士,47岁,双侧下腹部触及包块3个月,1年前因胃癌采用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双侧附件区触及直径约5cm实性肿物,活动好。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卵巢转移性肿瘤
  • B、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 C、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 D、卵巢颗粒细胞瘤
  • E、卵巢畸胎瘤

相关考题:

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因腹胀、上腹部不适病史被诊断为“胃溃疡”。本次腹胀半个月,按胃溃疡治疗未见好转,3天前自己触及下腹部包块而就诊。发病以来二便正常,月经无变化。最近两个月下降3kg。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双侧下腹部均可触及7cm×6cm大小的包块,有结节感,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7cm×6cm×6cm大小包块,性质同腹部检查。本病例可能的诊断有A.子宫颈癌B.子宫内膜癌C.转移性卵巢肿瘤D.卵巢良性肿瘤E.卵巢恶性肿瘤

48岁,下腹部触及包块2个月,2年前因胃癌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宫体中位、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直径7cm左右实性肿物,活动良好。最可能的诊断是A、卵巢浆液性囊腺瘤B、卵巢黏液性囊腺瘤C、卵巢转移性肿瘤D、卵巢颗粒细胞瘤E、卵巢畸胎瘤

一女性患者,35岁,胃癌术后半年,发现下腹部两侧各有一包块。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两侧卵巢各有一肾形实质性肿块。最大可能的诊断为()。A、双侧卵巢畸胎瘤B、双侧卵巢纤维瘤C、卵巢Krukenberg瘤D、卵巢腺癌E、卵巢Brenner

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 )A、脐周B、中上腹部C、下腹部D、右下腹部E、左下腹部为明确诊断,应该行的检查是( )A、胃镜B、B超C、CTD、钡餐透视E、血甲胎蛋白

45岁,下腹部包块半年,2年前因胃癌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宫体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鹅卵大小实性肿物,活动良好,最可能的诊断是A.卵巢粘液性囊腺瘤B.卵巢浆液性囊腺瘤C.卵巢库肯勃瘤D.卵巢颗粒细胞瘤E.卵巢畸胎瘤

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因腹胀、上腹部不适病史被诊断为“胃溃疡”。本次腹胀半个月,按胃溃疡治疗未见好转,3天前自己触及下腹部包块而就诊。发病以来二便正常,月经无变化。最近两个月下降3kg。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双侧下腹部均可触及7cm×6cm大小的包块,有结节感,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7cm×6cm×6cm大小包块,性质同腹部检查。提示:超声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见一6.0cm×7.5cm肿物,实性,活动好,右侧附件区可见一8.0cm×5.5cm性质相同肿物,大量腹水。胃镜检查:于胃窦区见一2.5cm×3.5cm溃疡,表面污秽,病理检查结果为胃癌。根据上述结果,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卵巢癌合并胃溃疡B.Ovarian cancerC.原发性胃癌D.Krukenberg"s tumorE.转移性胃癌F.Meig"s syndrome

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因腹胀、上腹部不适病史被诊断为"胃溃疡"。本次腹胀半个月,按胃溃疡治疗未见好转,3天前自己触及下腹部包块而就诊。发病以来二便正常,月经无变化。最近两个月下降3kg。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双侧下腹部均可触及7cm×6cm大小的包块,有结节感,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7cm×6cm×6cm大小包块,性质同腹部检查。根据上述结果,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卵巢癌合并胃溃疡B.Ovarian cancerC.原发性胃癌D.Krukenberg's tumorE.转移性胃癌F.Meig's syndrome

A.单纯子宫全切除术B.单纯子宫次全切除术C.子宫全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术D.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E.子宫次全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术38岁女患,以发现下腹部包块3个月来诊,查体:无贫血貌,下腹部可触及新生儿头大包块。妇查:外阴道正常,宫颈常大,糜烂Ⅰ度单纯型,子宫体新生儿头大小,质硬,活动良好,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染色Ⅱ级。上述病例最佳处理方法是

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A脐周B中上腹部C下腹部D右下腹部E左下腹部

女性,15岁,13岁初潮,近3个月月经紊乱,经量较多,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包块。(1)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拟给该患调整月经周期,宜采用何方法,具体如何应用?

女性,15岁,13岁初潮,近3个月月经紊乱,经量较多,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包块。拟给该患调整月经周期,宜采用何方法,具体如何应用?

女性,15岁,13岁初潮,近3个月月经紊乱,经量较多,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包块。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患者,女,32岁。发热伴下腹坠痛3天,1周前因不孕症行宫腔镜检查,术后出现下腹部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发热。查体:T39.2℃,下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双合诊可触及右侧附件区一直径约5cm大小包块,触痛明显。血常规:WBC18×109/L,N0.87。经常规治疗10天后,盆腔包块无缩小趋势,正确的处理是()A、手术治疗B、更改治疗药物C、加用物理治疗D、加用中药治疗E、加大药物剂量

下列各项,属异位妊娠手术适应证的是()A、停经时间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者B、阴道出血量多者C、腹痛剧烈者D、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者E、双合诊触及一侧附件有包块者

单选题齐女士,47岁,双侧下腹部触及包块3个月,1年前因胃癌采用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双侧附件区触及直径约5cm实性肿物,活动好。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A卵巢转移性肿瘤B卵巢黏液性囊腺瘤C卵巢浆液性囊腺瘤D卵巢颗粒细胞瘤E卵巢畸胎瘤

单选题孟女士,30岁,停经3个月,阴道流血不规则1周,子宫增大如孕4个月,附件区触及直径约6cm囊性包块,活动良好,诊断为葡萄胎。本例盆腔包块最可能的诊断为()。A卵巢黄体囊肿B输卵管卵巢囊肿C输卵管结核包块D卵巢转移性肿瘤E卵巢黄素化囊肿

单选题病例摘要:男性,50岁,食欲减退伴反酸、嗳气2年,进行性消瘦、黑便2个月。体格检查:左锁骨上触及1.2cm×0.8cm×0.8cm包块,质硬。若体格检查时触及腹部包块,则包块最可能出现的位置是()。A脐周B中上腹部C下腹部D右下腹部E左下腹部

多选题女性患者,40岁。2年前曾因腹胀、上腹部不适病史被诊断为"胃溃疡"。本次腹胀半个月,按胃溃疡治疗未见好转,3天前自己触及下腹部包块而就诊。发病以来二便正常,月经无变化。最近两个月下降3kg。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轻度贫血貌,双侧下腹部均可触及7cm×6cm大小的包块,有结节感,活动度尚可,无触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活动良好,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7cm×6cm×6cm大小包块,性质同腹部检查。患者入院,拟进一步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有()。A脑CTB肿瘤标志物检查C血沉D胃肠纤维内镜检查E抽腹水检查腹水性质和肿瘤细胞F盆腔超声检查

问答题女性,15岁,13岁初潮,近3个月月经紊乱,经量较多,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包块。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单选题女,32岁。发热伴下腹坠痛2天。3天前因不孕症行宫腔镜检查,术后出现下腹部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发热。查体:T39.2℃。下腹部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双合诊可触及右侧附件区包块直径约5cm,触痛明显。血常规示:WBC18×109/L,N0.87。经常规治疗10天后,盆腔包块无缩小趋势。正确的处理是()。A手术治疗B更改治疗药物C加用物理治疗D加用中药治疗E加大药物剂量

单选题女,48岁,下腹部触及包块2个月,2年前因胃癌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宫体中位、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均可触及直径7cm左右实性肿物,活动良好。最可能的诊断是()A卵巢浆液性囊腺瘤B卵巢黏液性囊腺瘤C卵巢转移性肿瘤D卵巢颗粒细胞瘤E卵巢畸胎瘤

问答题女性,15岁,13岁初潮,近3个月月经紊乱,经量较多,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包块。拟给该患调整月经周期,宜采用何方法,具体如何应用?

单选题38岁女病人,以发现下腹部包块3个月来诊;查体:无贫血貌,下腹部可触及新生儿头大包块;妇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常大,糜烂Ⅰ°,单纯型,子宫体新生儿头大小,质硬,活动良好,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染色Ⅱ级。选哪种治疗方案最恰当?(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