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云量和云高的观测方法?

问答题
简述云量和云高的观测方法?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

航务要求云量观测的精度为();云高的精度在100米以下为()。A、±1/8;±10米B、±1/8;±30米C、±2/8;±10米

有自动观测系统的机场,当能见度小于1500米时,管制员应当通知本机场的()。A、能见度B、云高、云量C、天气实况D、跑道视程

因视程障碍,部分天空可辨且观测到有云,但云量、状无法判断。此时8NhClCmCh()。

2014年1月1日起基准站、基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基准站、基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

某站在业务学习中进行云的观测讨论时,吴林认为:1、层云的云底高度可记为1000米;2、Ac与Sc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地平线30度以上的多数Sc云块视宽角大于5度;3、Asop与Ns可以互相演变。王群认为:1、吴林的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2、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3、夜间观测时,应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判别云状,估计云量;4、高山站观测时遇到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应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云状、云量,云底高度记<0。()A、吴林和王群各有两个观点是错误的。B、吴林有一个观点是错误的。C、王群有四个观点是正确的。D、王群有两个观点是错误的。

气象观测中的云量为视云量,视云量与云底高度有关,与观测者的位置无关。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后,一般站的长Z文件中总云量、低云量、编报云量、云高、云状、云状编码等记录按()处理。 A、0B、正常C、缺测

观测可见分云量,应()每一属类云的可见部份遮蔽天空的成数。

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云所遮蔽的成数,均记整数。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取消()观测。 A、云量B、云高C、云状

关于云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云量分为总云量、低云量B、云以不同的高度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C、总云量是高云量和低云量的和D、云以十等分来划分覆盖天空的量

观测云量通常先观测分云量再观测总云量。

假如预报有相同云底高的积雨云和浓积云时,则云状只编报CB,云量按()来编报。A、CB的云量B、TCU的云量C、CB和TCU的总云量

长Z文件中,CW段为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数据,包括要素为:()A、能见度B、总、低云量,编报云量,云高C、云状云状编码(云码)D、天气现象编码E、过去天气描述时间周期F、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G、小时蒸发量H、地面状态

云的观测包括().A、选定云码B、判定云状C、估计云量D、测定云高

判断题观测云量通常先观测分云量再观测总云量。A对B错

判断题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云所遮蔽的成数,均记整数。A对B错

判断题云的观测主要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A对B错

填空题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

判断题2014年1月1日起基准站、基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基准站、基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A对B错

填空题观测可见分云量,应()每一属类云的可见部份遮蔽天空的成数。

多选题长Z文件中,CW段为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数据,包括要素为:()A能见度B总、低云量,编报云量,云高C云状云状编码(云码)D天气现象编码E过去天气描述时间周期F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G小时蒸发量H地面状态

单选题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的云量、云状、云高以及能见度要素每天观测()次。A24B8C4D以上四个要素每天的观测次数不相等

多选题云的观测包括().A选定云码B判定云状C估计云量D测定云高

问答题简述云量和云高的观测方法?

判断题气象观测中的云量为视云量,视云量与云底高度有关,与观测者的位置无关。A对B错

单选题关于云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云量分为总云量、低云量B云以不同的高度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C总云量是高云量和低云量的和D云以十等分来划分覆盖天空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