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正常视杯视盘的比例为()。A0.3-0.5B0.2-0.6C大于0.6D0.5-0.7

单选题
正常视杯视盘的比例为()。
A

0.3-0.5

B

0.2-0.6

C

大于0.6

D

0.5-0.7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有关正常视野的描述,错误的是A、正常单眼视野以外下方最大,上方最小B、白色视标查得的视野最大,绿色者最小C、蓝色视标查得的视野范围小于红色视标D、生理盲点位于中心注视点外15°处水平位偏下3°E、生理盲点为视盘在视野中的投影

关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约占开角型青光眼的20%-50%,男性多于女性B、眼压在正常范围,但昼夜波动较大,平均眼压偏于正常范围的高限C、视野损害较易侵害固视点D、视野损害以上半缺损较多E、视盘杯凹与视野损害不成比例

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是()A、视盘B、视乳头C、黄斑D、视杯

正常视杯占视盘大小的比例为()。 A.50%B.≤30%C.>50%D.双眼均超过60%

有关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叙述,正确的有 A、近视眼是其易患危险因素之一B、视乳头杯凹与视野损害不成比例C、其峰值眼压一般不超过21mmHgD、视乳头杯的凹陷较浅,杯壁较平缓E、视乳头出血发生率较低

关于假性视乳头水肿的视盘形态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视盘颜色正常或偏红,轻度隆起B、多伴有视盘玻璃膜疣C、视盘边缘凹凸不平,不规则模糊D、视盘血管走行模糊E、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有灰白色半透明鞘膜包裹

视盘也称视乳头,是视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其中央呈漏斗状,称视杯或生理凹陷。正常人视杯/视盘(C/D)多在()以下。A、0.2B、0.3C、0.6D、0.6以上

正常视杯与视盘大小的比例为1:1。

双眼视平衡检测的基础条件不包括()。A、双眼黄斑中心凹具备正常的视觉敏感度B、双眼运动系统具备正常的聚散功能C、双眼视路及视中枢具备正常的传导和感知功能D、双眼视盘C/D大小必须完全一致

视神经乳头中央的凹陷区称做()。A、中心凹B、视盘C、视杯D、视盘小凹

胚胎期第四周后,视泡远端向内凹陷,形成双层杯状结构,称为()。A、视杯B、视盘C、视窝D、视泡E、视柄

眼底结构中,视觉敏锐度最高的是()。A、视杯B、视盘C、黄斑D、视网膜

正常视杯占视盘大小的比例为()。A、1:1B、≤30%C、>50%D、双眼均超过60%

正常视杯视盘的比例为()。A、0.3-0.5B、0.2-0.6C、大于0.6D、0.5-0.7

脉络膜裂由()。A、视杯和视柄上方内陷形成B、视杯和视柄下方内陷形成C、视杯和视柄周围的间充质形成D、视杯和视柄部分组织退化形成

正常单眼视野以外下方最大,上方最小()A、正常单眼视野以外下方最大,上方最小B、白色视标查得的视野最大,绿色者最小C、蓝色视标查得的视野范围小于红色视标D、生理盲点位于中心注视点外15°处水平位偏下3°E、生理盲点为视盘在视野中的投影

视路是指视觉信息传导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径路,其开始部位起自于()A、视网膜光感受器B、视盘C、视神经D、视交叉E、视盘

视乳头又称()A、视盘B、视衣C、视神经D、视网膜E、视细胞

单选题视神经乳头中央的凹陷区称做()。A中心凹B视盘C视杯D视盘小凹

单选题眼底结构中,视觉敏锐度最高的是()。A视杯B视盘C黄斑D视网膜

单选题视盘也称视乳头,是视神经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其中央呈漏斗状,称视杯或生理凹陷。正常人视杯/视盘(C/D)多在()以下。A0.2B0.3C0.6D0.6以上

单选题正常视杯占视盘大小的比例为()。A1:1B≤30%C>50%D双眼均超过60%

单选题胚胎期第四周后,视泡远端向内凹陷,形成双层杯状结构,称为()。A视杯B视盘C视窝D视泡E视柄

单选题双眼视平衡检测的基础条件不包括()。A双眼黄斑中心凹具备正常的视觉敏感度B双眼运动系统具备正常的聚散功能C双眼视路及视中枢具备正常的传导和感知功能D双眼视盘C/D大小必须完全一致

单选题脉络膜裂由()。A视杯和视柄上方内陷形成B视杯和视柄下方内陷形成C视杯和视柄周围的间充质形成D视杯和视柄部分组织退化形成

判断题正常视杯与视盘大小的比例为1:1。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