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1~95题。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 ,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为2825元,比1995年增长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 ,年均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住房面积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支出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91.下列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哪一消费领域农村高于城市?( )A.衣着消费B.交通通讯支出C.医疗保健支出D.住房消费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1~95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 ,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为2825元,比1995年增长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 ,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95年增长9.5%。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住房面积24.1平方米,增长15.5%。

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支出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

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91.下列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哪一消费领域农村高于城市?( )

A.衣着消费

B.交通通讯支出

C.医疗保健支出

D.住房消费


相关考题:

(三)根据下边统计资料回答 126~130 题:1990年某市对六种鞋类的全年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城乡居民购买倾向有一定差别,农民人均年消费量除旧式球鞋于城镇居民,布鞋持平外,其他鞋类消费量均低于城镇居民。例如,农民每百人年均消费皮鞋17.6双,比城镇居民低83%,旅游鞋25.3双,比城镇居民低53%,雨鞋7.5双,比城镇居民低66%,拖鞋30.2双,比城镇居民低80%。第 126 题 资料所列鞋中,农民人均年消费量高于城镇居民的是:( )A.雨鞋B.布鞋C.旧式球鞋D.拖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8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倍还多B.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倍还多C.2007年1-6月,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和不足600元D.2008年1-6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超过各自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收入高于农民B.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额均高于同期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C.1999年~2004年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幅度总体上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幅度D.相对于城镇居民,该市农民的人均消费支出金额增长量小

为分析某市城镇居民1995年~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取得如下统计资料:请根据以上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A.B.C.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209元D.当人均可支配收人增加1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增长0.7209元

三、根据以下资料,回答96—100题。2008年全年A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9.45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729.05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32.74元,增长17.7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3元,增长12.4%。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4.0%,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9.6%。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9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1.94平方米,增加0.73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14.7万户,城市和煤矿棚户区改造1300万平方米,林业棚户区改造30万平方米。2004―2008年A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全年A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 )。A. 210%B. 120%C. 160%D. 180%

四、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131~135题。红星制鞋厂在1998年对某市六种鞋类的消费量调查中发现,农民人均鞋类年消费量除旧式棉鞋高于城镇居民、布鞋与城镇居民持平外,其他鞋类消费量均低于城镇居民。例如,农民每百人年均消费皮鞋17.6双,比城镇居民低83%;旅游鞋25.3双,比城镇居民低53%,雨鞋7.5双,比城镇居民低66%;拖鞋30.2双,比城镇居民低80%。在资料所列鞋类中,农民人均年消费量高于城镇居民的是( )。A.雨鞋B.布鞋C.旧式棉鞋D.拖鞋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 ,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为2825元,比1995年增长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 ,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95年增长9.5%。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住房面积24.1平方米,增长15.5%。 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支出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116.下列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哪一消费领域农村高于城市?( )A.衣着消费B.交通通讯支出C.医疗保健支出D.住房消费

根据下面统计图回答 91~95 题。第 91 题 952年相比,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增加了(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8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倍还多B.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倍还多C.2007年1~6月,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和不足600元D.2008年1~6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超过各自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一

已知某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表,如表2-1所示。表2-1 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91~95 题:第 91 题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 )亿元。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13~14题:已知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1388.99元。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A.36%B.30%C.36.3%D.35.1%

(三)为分析某市城镇居民1995年——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取得如下统计资料: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为2825元,比1995年增加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0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的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居住面具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之处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下列消费额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哪一消费领域农村高于城市?( ) A.衣着消费 B.交通通讯支出 C.医疗保健支出 D.住房消费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1-125题: 2008年1—6月浙江省城乡居民收支数据表 城镇居民收支(元) 1—6月 同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 12425 10.6 人均消费性支出 7618 10.0 食品 2861 15.2 衣着 848 8.7 居住 647 22.8 家庭设备用品服务 379 16.1 医疗保健 489 14.9 交通和通讯 1228 0.6 娱乐教育文化 902 x 其他商品和服务 264 14.1 农村居民收支(元) 1—6月 同比±%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6100 13.6 人均消费性支出 3451 16.5食品 1327 18.3 衣着 266 8.6 居住 697 48.5 家庭设备用品 185 16.0 交通和通讯 386 -3.2 文化教育娱乐 274 0.2 医疗保健 239 8.3 其他商品和服务 77 2.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8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倍还多B. 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倍还多C. 2007年1---6月,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之和不足600元D. 2008年1---6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超过各自人均消费性支出的三分之一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为2825元,比1995年增加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0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的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居住面具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之处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消费领域的差距最可能是导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扩大的原因?( ) A.衣着消费 B.居住消费 C.交通和通讯支出 D.娱乐文教支出及医疗保健指出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为2825元,比1995年增加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0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的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居住面具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之处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2年,虽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城乡差别却进一步扩大,这可以由以下哪项说明( ) A.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为3460元,而农民只有1345元 B.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居住消费额增长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C.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的上升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D.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下降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为2825元,比1995年增加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0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的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居住面具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之处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到,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用于衣着消费的比重( ) A.增加了5.2个百分比 B.增加了2.5个百分比 C.减少了1.3个百分比 D.减少了1.0个百分比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为2825元,比1995年增加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095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的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居住面具24.1平方米,增长15.5%。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之处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消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 ) A.农村居民比城镇学民有更浓重的传统节俭消费观念和习惯,比城镇居民的消费更加谨慎 B.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及消费条件较差 C.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D.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011年,某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114元,比上年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2元,增长14.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629 元,增长12.1%;人均经营净收入2295充,増长34.7%; 人均财产性收入616元,增长25.6%;人均转移性收入4350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61元,增长11.0%。其中,食品支出4828元,增长14.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 2%。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33. 2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2006—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6—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加量逐年递增B. 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同比增长率大于4%C. 2010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大于13000元D. 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加了 1倍

已知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1388.99元。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2007年财政支出弹性系数为(  )查看材料A.O.95B.0.05C.1.05D.1.95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下列哪项完全正确:()A、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等级赔偿百分比×{20年-[0≤(年龄-60)≤15]}B、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伤残等级赔偿百分比×{20年-[0≤(年龄-60)≤10]}C、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伤残等级赔偿百分比×{20年-[0≤(年龄-60)≤15]}D、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伤残等级赔偿百分比×{20年-[0≤(年龄-60)≤10]}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已知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l388.99元。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A、36%B、30%C、36.3%D、35.1%

不定项题(二).请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已知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1388.99元。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A34.1%B43.1%C53%D23.2%

单选题对于某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依存关系的回归方程为:,在此估计方程中,0.7083表明()。A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083元B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7083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1元C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25.8662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083元D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7083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53元

不定项题(二).请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已知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1388.99元。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A36%B30%C36.3%D35.1%

不定项题根据以下资料计算:已知2017年某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1388.99元。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2017年某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A34.1%B43.1%C53%D23.2%

不定项题根据以下资料计算:已知2017年某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为9997.47元,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23.8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3628.03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为1388.99元。根据以上资料,试计算:83.2017年某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A36%B30%C36.3%D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