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食忌例”见于A.《徐之才药对》B.《吴普本草》C.《李当之药录》D.《本草经集注》

“服药食忌例”见于

A.《徐之才药对》

B.《吴普本草》

C.《李当之药录》

D.《本草经集注》


相关考题:

《本草经集注》的作者为()。A.赵学敏B.苏敬、李勣等C.陶弘景D.李殉E.吴其溶

载药数最多的本草著作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中华本草》

载药1892种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拾遗》

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著作有( )A、《徐之才药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本草经集注》E、《李当之药录》

主要反映南北朝药学成就的本草是:()。 A.《吴普本草》B.《李当之药录》C.《名医别录》D.《徐之才药对》E.《本草经集注》

既养胃生津,又明目强腰的药是 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SXB 既养胃生津,又明目强腰的药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拾遗》 11.李时珍所著的是

中药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出于A.《药说》B.《神农本草经》C.《吴普本草》D.《李当子药录》

首先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素问》D.《唐本草》E.《本草衍义》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E.《新修本草》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徐之才药对》D.《新修本草》

中药按药物功效分类始于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名医别录》D.《本草拾遗》

成书于魏晋、南北朝的本草有(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名医别录》D.《山海经》

《神农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A.吴普B.陶弘景C.唐慎微D.孙星衍E.顾观光

我国古代医籍中首载240余种中药的书籍是A.《山梅经》B.《李当之本草》C.《药论》D.《吴普本草》E.《五十二病方》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药书是A.《名医别录》B.《吴普本草》C.《李当之药录》D.《本草经集注》

既益气养阴,又固精止带的药是 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SXB 既益气养阴,又固精止带的药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拾遗》 11.李时珍所著的是

更注重药物的实际效果,较少受神仙方士之说束缚的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吴普本草》D.《抱朴子》

载药365味,将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唐本草D.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 A.吴普B.陶弘景C.唐慎微D.孙星衍

《本草经集注》的载药数是A.载药365种B.载药730种C.载药1892种D.载药1500种

首先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素问》D.《本草衍义》

1993 -32.我国古代医籍中首载240余种中药的书籍是A.《山海经》 B.《李当之本草》 C.《药论》 D.《吴普本草》 E.《五十二病方》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E、《新修本草》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徐之才药对》C、《李当之药录》D、《新修本草》

单选题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徐之才药对》D《李当之药录》E《新修本草》

多选题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著作有()A《徐之才药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本草经集注》E《李当之药录》

单选题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徐之才药对》C《李当之药录》D《新修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