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4小时,检查确诊为阑尾炎。术中发现阑尾充血肿胀明显,局部已穿孔,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术后第4天,T 38.4℃,患者自述切口疼痛加重,局部出现红肿、压痛,有黄色分泌物流出。考虑该患者可能存在A、切口裂开B、切口疼痛C、腹腔脓肿D、切口感染E、肺炎目前较为合适的处理方法是A、拆除局部缝线,撑开伤口B、应用大剂量抗生素C、局部热敷D、用碘伏消毒伤口E、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愈合经处理后切口愈合,该类切口的愈合属于A、Ⅰ类甲级B、Ⅱ类乙级C、Ⅲ类丙级D、Ⅰ类乙级E、Ⅱ类丙级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除外A、脓肿切开引流B、全身抵抗力差C、切口血肿D、细菌污染E、异物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合理使用抗生素B、保证足够的营养素C、术前处理使腹压突然升高的疾病D、术中严格无菌操作E、术中彻底止血

患者女性,4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4小时,检查确诊为阑尾炎。术中发现阑尾充血肿胀明显,局部已穿孔,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术后第4天,T 38.4℃,患者自述切口疼痛加重,局部出现红肿、压痛,有黄色分泌物流出。考虑该患者可能存在A、切口裂开

B、切口疼痛

C、腹腔脓肿

D、切口感染

E、肺炎

目前较为合适的处理方法是A、拆除局部缝线,撑开伤口

B、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C、局部热敷

D、用碘伏消毒伤口

E、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愈合

经处理后切口愈合,该类切口的愈合属于A、Ⅰ类甲级

B、Ⅱ类乙级

C、Ⅲ类丙级

D、Ⅰ类乙级

E、Ⅱ类丙级

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除外A、脓肿切开引流

B、全身抵抗力差

C、切口血肿

D、细菌污染

E、异物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合理使用抗生素

B、保证足够的营养素

C、术前处理使腹压突然升高的疾病

D、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E、术中彻底止血


相关考题:

患者男,56岁。1天前有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现腹痛突然加重,范围扩大,下腹部有肌紧张,应考虑是A、单纯性阑尾炎B、化脓性阑尾炎C、坏疽性阑尾炎D、阑尾周围脓肿E、阑尾穿孔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应采用的治疗方法为A、行阑尾切除术B、非手术治疗C、脓肿切开引流术D、阑尾切除、腹腔冲洗术E、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出现的顺序一般是A、恶心→低烧→右下腹痛B、先上腹痛→恶心或呕吐→右下腹痛C、先呕吐→随即发热,腹痛D、先低烧→几小时后有右下腹痛,呕吐E、没有明确顺序急性阑尾炎上腹痛转移至右下腹痛过程需时A、1~2小时B、2~4小时C、4~6小时D、6~8小时E、8~10小时

患者,女性,2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6小时。查体:体温38.1℃,血压正常;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无腹肌紧张。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术前准备后,在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手术。此患者的阑尾炎类型属于A.单纯性阑尾炎B.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C.坏疽性阑尾炎D.阑尾周围脓肿E.穿孔性阑尾炎

患者,男,36岁,1天前右下腹有转移性腹痛,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诊断为阑尾炎,采取保守治疗。现腹痛缓解后突然加重,范围加大,应考虑是A:单纯性阑尾炎B:化脓性阑尾炎C:坏疽性阑尾炎D:阑尾周围脓肿E:阑尾穿孔

男性,四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36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入院后腹痛加重,伴有寒战高热,体温40℃,巩膜轻度黄染,剑突下压痛,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 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B.阑尾炎合并胃穿孔 C.阑尾炎合并败血症 D.阑尾炎合并厂1脉炎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出现的顺序一般是A.恶心→低烧→右下腹痛B.先上腹痛→恶心或呕吐→右下腹痛C.先呕吐→随即发热,腹痛D.先低烧→几小时后有右下腹痛,呕吐E.没有明确顺序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上腹痛转移至右下腹痛过程需时A.1~2小时B.2~4小时C.4~6小时D.6~8小时E.8~10小时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应采用的治疗方法为A.行阑尾切除术B.非手术治疗C.脓肿切开引流术D.阑尾切除、腹腔冲洗术E.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

患者,男性,56岁。1日前右下腹有转移性腹痛,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现腹痛突然加重,范围扩大,下腹部有肌紧张,应考虑是A.坏疽性阑尾炎B.单纯性阑尾炎C.化脓性阑尾炎D.阑尾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