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岁,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现阑尾尖端有一直径0.9cm的灰白色肿物,质硬,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经甲醛固定后肿物呈淡黄色。显微镜下发现,肿物内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NSE染色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阑尾囊肿B、阑尾腺瘤C、阑尾类癌D、化脓性阑尾炎E、阑尾脂肪瘤对明确诊断具有帮助的检查是A、CE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黏液染色C、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嗜银染色E、脂肪染色

女性,40岁,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现阑尾尖端有一直径0.9cm的灰白色肿物,质硬,界限清楚,但无包膜,经甲醛固定后肿物呈淡黄色。显微镜下发现,肿物内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NSE染色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阑尾囊肿

B、阑尾腺瘤

C、阑尾类癌

D、化脓性阑尾炎

E、阑尾脂肪瘤

对明确诊断具有帮助的检查是A、CE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B、黏液染色

C、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嗜银染色

E、脂肪染色


相关考题:

女性,20岁,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约2cm,圆形,境界清楚,活动,切除送检。肉眼观,肿物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小裂隙,质地较韧。病理诊断首先考虑为A、腺病瘤B、腺瘤C、乳腺癌D、神经纤维瘤E、纤维腺瘤

关于韧带样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界限清楚的质硬肿物B、发病与外伤和感染有关C、大多数肿瘤 关于韧带样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界限清楚的质硬肿物B、发病与外伤和感染有关C、大多数肿瘤D、典型病变见于年轻的妊娠或产后女性E、切除后很少复发

女性,25岁,已婚,结婚3年未孕。现停经55日。查子宫与停经日数相符,质软。左附件区触及直径约12cm、表面光滑、壁厚质韧肿物,活动良好。B型超声提示肿物包膜完整,厚度较均匀,瘤内回声多样化,可见面团征。尿妊娠试验阳性。对该肿物恰当的处理应是 A、立即行人工流产术,观察附件肿物是否增大B、妊娠12周后行剖腹手术切除肿物C、妊娠24周后行剖腹手术切除肿物D、立即行剖腹手术切除肿物E、待产后切除附件区肿物

患者,男,45岁,因高位小肠梗阻急诊入院。手术切除空肠一段,见肠壁有直径4cm球形肿物一个,境界清楚,有包膜,质硬,灰白色,切面为编织状,部分区域见漩涡状。本肿瘤肉眼诊断最可能是 A、脂肪瘤B、平滑肌肉瘤C、平滑肌瘤D、脂肪肉瘤E、肠结核

当阑尾脓肿病人再次复诊时脓肿已消退,做阑尾切除术的最佳时间为A、立即手术切除B、无需手术切除C、周后手术切D、3个月后手术切除E、数年后手术切除

若阑尾脓肿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后发现脓肿已消退,做阑尾切除术的最佳时间为A.立即手术切除B.无须手术切除C.5周后手术切除D.3个月后手术切除E.半年后手术切除

女性,46岁,发现右乳肿物3周,无不适,既往无乳头溢液史。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1.5cm、边界清楚、质硬的肿块,活动可,局部皮肤无异常,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A.肿物扩大切除术B.单纯乳腺切除术C.肿物切取术D.扩大根治术E.改良根治术

女性,46岁,发现右乳肿物3周,无不适,既往无乳头溢液史。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1.5cm、边界清楚、质硬的肿块,活动可,局部皮肤无异常,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A.单纯乳腺切除术B.肿物切取术C.改良根治术D.肿物扩大切除术E.扩大根治术

患者,女,25岁,发现右乳腺肿物近2年,逐渐长大,界限清楚,活动,大小约为2.5cm×2cm,质中等,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界限清楚,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实性,部分呈纤维编织样。该肿物可能为( )。A.良性肿瘤B.出血C.囊肿D.炎症E.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