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2岁,因“视物模糊伴月经不规律1年,头痛2个月”来诊。颅脑MRI:鞍区占位。垂体前部腺体分泌的激素有A、TSHB、GHC、ADHD、PRLE、ACTHF、DA如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能出现A、脑干损伤B、特殊体位C、气颅D、静脉空气栓塞E、直立性低血压F、垂体功能低下考虑出现(提示术中出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减低、低血压。)A、肺气肿B、肺水肿C、气胸D、空气栓塞E、支气管痉挛F、喉痉挛G、哮喘发作

患者女,22岁,因“视物模糊伴月经不规律1年,头痛2个月”来诊。颅脑MRI:鞍区占位。垂体前部腺体分泌的激素有A、TSH

B、GH

C、ADH

D、PRL

E、ACTH

F、DA

如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能出现A、脑干损伤

B、特殊体位

C、气颅

D、静脉空气栓塞

E、直立性低血压

F、垂体功能低下

考虑出现(提示术中出现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减低、低血压。)A、肺气肿

B、肺水肿

C、气胸

D、空气栓塞

E、支气管痉挛

F、喉痉挛

G、哮喘发作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40岁。进行性视力下降4个月。检查:双颞侧偏盲,眼底视盘萎缩,MRI示鞍内及鞍上占位,内分泌检查垂体各项激素水平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A、垂体腺瘤B、动静脉畸形C、鞍区脑膜瘤D、空蝶鞍综合征E、垂体出血

患者女,35岁。头痛、双眼视物模糊2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双眼视力0.4,眼底正常。头颅MRI提示鞍结节脑膜瘤可能性较大,肿瘤后界位于垂体柄前方。拟行右侧翼点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与肿瘤关系最密切的结构是A.右侧颈内动脉B.垂体柄C.右侧眼动脉D.双侧视神经E.前交通动脉

患者女性,55岁,进行性视力下降8个月,检查:双颞侧偏盲,眼底视盘萎缩,头颅平片示蝶鞍明显扩大,MRI显示鞍内及鞍上占位,内分泌检查垂体各项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应首先考虑A、垂体腺瘤B、颅咽管瘤C、鞍区脑膜瘤D、空蝶鞍综合征E、垂体脓肿

患者女性,55岁。因“进行性视力下降8个月”来诊。查体:双颞侧偏盲,眼底视乳头萎缩,颅脑X线片示蝶鞍明显扩大,MRI显示鞍内及鞍上占位,内分泌检查垂体各项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应首先考虑 A、垂体腺瘤B、颅咽管瘤C、鞍区脑膜瘤D、空蝶鞍综合征E、垂体脓肿

患者女性,31岁,既往体健,主因间断头痛2年,发现鞍区病变1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无明显的阳性体征,颅脑CT显示鞍区占位,等密度,无钙化。患者入院后,应完善的检查中不重要的是A、垂体MR平扫+强化B、视力和视野检查C、垂体功能检查D、腹部B超E、甲状腺功能该患者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除外A、Rathke囊肿B、垂体腺瘤C、空蝶鞍D、颅咽管瘤E、脑膜瘤

鞍区冠状面MRI所见"工"字形结构的组成为 A、鞍膈、垂体柄、垂体B、鞍膈、海绵窦、垂体C、视交叉、垂体柄、垂体D、海绵窦、垂体柄、垂体E、视交叉、海绵窦、垂体

患者女,18岁,因“头痛1个月”来诊。头痛多发于额部,伴恶心,无月经。查体:意识清楚;部分视野缺损,视盘不规则,呈垂直长椭圆形,颞侧边缘模糊;四肢、脊柱未见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颅脑CT:鞍内略高密度影,蝶鞍骨质不规则,受压变形,蝶窦气化较好。为明确诊断,进一步的检查是A、颅脑CTB、颅脑MRIC、PET-CTD、脑磁图E、脑DSA最可能的诊断是A、颅咽管瘤B、脊索瘤C、脑膜瘤D、胶质瘤E、垂体瘤首选治疗为A、手术切除B、全脑放射治疗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D、溴隐亭E、观察随诊

患者女,42岁,已婚,工人,因“视力下降1周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1h”急诊入院。无生育史。5年前鞍区MRI扫描示鞍内39mm×15mm×11mm占位。既往不规律间断服溴隐亭治疗约6个月。已超过2年未到医院复查与治疗。结合该病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年须复查鞍区MRI1~2次B每年双侧卵巢与乳腺B超检查1~2次C每1个月进行1次性腺功能评价D每6个月鞍区CT平扫1次E每年眼科视野检查与脑神经功能评价1次F每1个月复查鞍区MRIG每2~3个月复查垂体激素与靶腺激素H病情稳定后可选择多巴胺激动剂治疗I病情稳定后可选择经蝶手术治疗J可能需要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患者女,42岁,已婚,工人,因“视力下降1周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1h”急诊入院。无生育史。5年前鞍区MRI扫描示鞍内39mm×15mm×11mm占位。既往不规律间断服溴隐亭治疗约6个月。已超过2年未到医院复查与治疗。此时进一步处理措施是()。A立即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地塞米松10mgB或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ml+氢化可的松200mgC急诊鞍区MRI薄层扫描+动态增强D急诊检测全垂体激素+靶腺激素E急诊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F密切监测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