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素能水解细胞膜上各种多糖受体末端的唾液酸,促使流感病毒的释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血凝素能水解细胞膜上各种多糖受体末端的唾液酸,促使流感病毒的释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呼吸道结合的受体为()。 A、唾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B、唾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β-2,6型受体C、唾液酸β-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D、唾液酸β-2,3型受体和唾液酸β-2,6型受体E、唾液酸β-2,3型受体和唾液酸γ-2,6型受体

对流感病毒血凝素的错误叙述是( )A、可以凝集人和动物的红细胞B、决定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C、具有酶活性,可水解宿主细胞膜表面糖蛋白D、可与宿主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E、其相应抗体可以中和感染

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错误叙述是( )A、结构为蘑菇状的糖肽四聚体B、具有膜融合活性,促使病毒释放C、可破坏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促使病毒释放D、具有抗原性且易变异E、其相应抗体可阻止病毒释放

关于流感病毒血凝素,描述错误的是() A、与细胞表面的N-乙酰神经氨酸(即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结合B、与病毒释放有关C、是主要表面抗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D、容易发生变异,导致抗原性改变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与()结合进入细胞。 A、上呼吸道的唾液酸α2-6受体B、下呼吸道的唾液酸α2-6受体C、上呼吸道的唾液酸α2-3受体D、下呼吸道的唾液酸α2-3受体

突触前膜是指A.胞体的细胞膜B.树突末端的细胞膜C.细胞核膜D.释放神经递质的细胞膜E.受体所在部位的细胞膜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用于抗流感病毒治疗,其机理是:A.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B.阻断病毒内吞C.阻断病毒包膜与内体膜的融合D.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E.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阻断唾液酸被水解,从而阻断病毒的释放

13、突触前膜是指A.胞体的细胞膜B.树突末端的细胞膜C.细胞核膜D.释放神经递质的细胞膜E.受体所在部位的细胞膜

5、对流感病毒血凝素的错误叙述是()A.可以凝集人和动物的红细胞B.具有中和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C.具有酶活性D.可与宿主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