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目标是()。A、增进幼稚儿童身心健康B、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C、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D、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幼儿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目标是()。

A、增进幼稚儿童身心健康

B、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C、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D、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相关考题:

1932年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将学前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儿童的()的培养上。 A、健康B、快乐C、幸福D、习惯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一所招收2-7岁儿童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 A.“儿童之家”B.“幼儿园”C.“幼稚园”D.“爱弥儿”

1932年10月由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规定的幼稚教育的总目标有() A.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造B.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C.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D.培养认识基本的优良习惯

在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前课程标准是:()A、《儿童权力公约》B、《幼稚园课程标准》C、《未成年人保护法》D、《幼儿园课程大纲》

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A、欧文幼儿学校B、幼儿园C、儿童之家D、幼稚园

《幼稚园课程标准》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936年修订的()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A、《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B、《0-8岁教育方案》C、《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D、《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稚园设置办法》中规定,每所幼稚园中的受教儿童数不超过() A、100人B、200人C、300人D、400人

1919年创立的厦门集美幼稚园主要招收孤儿、弃婴和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有“孤苦儿童的幸福乐园”的美称。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