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血管导管感染最常见的微生物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大肠杆菌D.绿脓杆菌E.白色念珠菌

导致血管导管感染最常见的微生物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绿脓杆菌

E.白色念珠菌


相关考题: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病人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麻醉过程中漂浮导管监测导致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房室传导阻滞B、肺动脉破裂C、三尖瓣损伤D、心内膜感染E、导管打结

以下有关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A、导管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导管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B、导管病原菌定植是指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菌落形成单位(cfu)C、隧道感染是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大于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D、皮下囊感染是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有表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E、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是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显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出导管后几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血管导管感染外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的感染()

在怀疑或确认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后决定移除还是补救导管必须根据下列哪些情况() A.血培养结果B.感染微生物类型C.患者目前情况D.是否有其他可选血管穿刺点E.抗微生物治疗有效性

血管内导管的广泛使用将患者置于发生局部或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中,常见危险包括() A.穿刺点感染B.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栓塞性静脉炎D.心内膜炎E.迁徙性感染灶如肺脓肿

15、不属于医院血液感染最常见原因的是A.密闭的导管连接系统B.导管穿刺部位局部病原微生物经导管与皮肤间隙入侵,定植于导管尖端C.导管连接处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经导管腔内移行至导管尖端定植D.操作者手部细菌掉落E.输液的液体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