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到1999年为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82年宪法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共有( )修正案。A.15条B.21条C.19条D.17条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到1999年为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82年宪法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共有( )修正案。

A.15条

B.21条

C.19条

D.17条


相关考题:

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 ) 。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进行了4次修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制定计量法的目的是A、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B、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C、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D、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E、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1982年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主要取决于( )A.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B.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C.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形势和需要,全国人大依据宪法中有关宪法修改程序的规定,先后对1982年《宪法》做了()修改。 A.3次B.4次C.5次D.6次

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____,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我国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了( )。A.《公司法》B.《民法通则》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合同法》

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截止十九届二中全会为止,上一次修改是在( )年。A. 1993 B. 1999 C. 2004 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