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为改变技术来改变学生吸烟习惯时,其终点行为是什么?( )A.对不吸烟行为予以奖励B.对吸烟行为予以惩罚C.让其他同学孤立吸烟学生D.不吸烟E.寻求家长配合严格监管吸烟学生的行为

用行为改变技术来改变学生吸烟习惯时,其终点行为是什么?( )

A.对不吸烟行为予以奖励

B.对吸烟行为予以惩罚

C.让其他同学孤立吸烟学生

D.不吸烟

E.寻求家长配合严格监管吸烟学生的行为


相关考题:

依据高可变行为的判断标准,下列最可能改变的行为是A、老年人的睡眠习惯B、农民家庭的饮食习惯C、青少年吸烟行为D、同性恋行为E、吸毒行为

根据行为转变阶段理论,对于一个没有戒烟愿望的人,要改变其吸烟行为,下列哪项干预方法效果更好( )。A.提供具体戒烟方法B.告知吸烟危害和戒烟益处C.进行经济限制D.培养其戒烟意志力E.提出戒烟奖励方案

某社区开办一个服务部,有26人,该部的负责人李师傅有吸烟史20多年,这个服务部的人也个个吸烟。这个服务部的人吸烟行为属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哪种行为A、习惯性行为B、依存性行为C、强迫性行为D、应激行为E、成瘾行为该服务部的人吸烟行为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A、环境因素强B、习惯性强C、从众心强D、异变性强E、集体性强

(63-65题共用题干) 男,48岁,吸烟24年,每天吸烟20支 吸烟行为属于哪种行为A.自我控制行为SXB (63-65题共用题干) 男,48岁,吸烟24年,每天吸烟20支 吸烟行为属于哪种行为A.自我控制行为B.毒瘾行为C.成瘾行为D.自我行为E.过激行为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让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属于下列哪种模式A.感知健康行为理论B.自我效能理论C.健康信念模式D.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E.知信行模式

某社区针对吸烟人群准备实施戒烟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评价,下列哪项属于形成评价A.在项目中运用的干预策略和活动B.吸烟人群对干预活动的满意程度C.吸烟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D.吸烟人群采纳干预行为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E.干预后吸烟人群健康行为是否发生改变

患者男,51岁。吸烟史30年。运用“知信行模式”解释改变其吸烟行为中,属于“动力因素”的是( )。A.了解吸烟的危害B.强调戒烟的益处C.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D.形成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信念E.形成戒烟的行为

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不包括A:吸烟B:滥用药物C:娱乐D:嗜赌E:酗酒

男,48岁,吸烟24年,每天吸烟20支吸烟行为属于哪种行为A.自我控制行为B.毒瘾行为C.成瘾行为D.自我行为E.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