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考题: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A.35000B.42000C.60000

影响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的因素有()。 A、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B、预扣率C、速算扣除数D、累计减免税额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具体计算公式为()。 A.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B.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C.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D.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本期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本期减免税额-本期已预扣预缴税额

计算居民纳税人工资薪金所得时,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是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后的余额。 A.累计免税收入B.累计减除费用C.累计专项扣除D.累计专项附加扣除E.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李女士(中国公民,国内某单位职工)2019年1-12月份有关情况为: (1)工资、薪金收入10000元/月,全年累计120000元;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的“三险一金”1600元/月,全年累计19200元;按照规定享受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月,全年累计24000元;任职单位累计已预扣预缴税款504元; (2)担任A公司兼职翻译,每月报酬3000元,全年累计36000元,A公司已预扣预缴税款5280元; (3)译著稿酬10000元,出版社已预扣预缴税款1120元。 则下列选项中计算错误的是()。A.综合所得的收入额为154400元B.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51600元C.综合所得应纳税额为2600元D.综合所得应退税额4280元

小王任职于境内甲企业,2019年1月取得税前工资薪金收入8200元,“三险一金”为1500元,专项附加扣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为1000元。依据现行个税法规的规定: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则下列关于甲企业当月应预扣预缴小王工薪所得个税的计算中正确的是()。A.8200×3%B.(8200-1500-1000)×3%C.(8200-1500-1000)×(1-20%)×3%D.(8200-1500-1000-5000)×3%

累积预扣法是指每个月的工资不再孤立地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而是通过各月累计收入减去对应累计扣除,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累计应缴税额,再减去已缴税额,确定本期应缴税额。()

1.居民个人在单位工作,取得的工资所得,应按月由单位根据该个人累计工资、薪金所得收入,减除累计可扣除费用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预扣预缴税额。()

1、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A.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B.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C.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D.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