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为真、B为假、C为真,它们做“或”运算的结果( )。A.为真B.为假C.为真或假D.不能做运算

当A为真、B为假、C为真,它们做“或”运算的结果( )。

A.为真

B.为假

C.为真或假

D.不能做运算


相关考题:

当A为真,B未知,它们做“与”运算的结果是()A.无法运算B.为真或为假C.只能为假D.只能为真

只要两个操作数中有一个为真,结果为真,其余为假,这是逻辑或运算规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下列关于逻辑表达式a b的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 ( )A.若a为真、b为真,则a b的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 ( )A.若a为真、b为真,则a b为真B.若a为真、b为假,则a b为假C.若a为假、b为真,则a b为真D.若a为假、b为真,则a b为假

设x和y均为bool量,则x||y为假的条件是______ 。A.它们均为真B.其中一个为真C.它们均为假D.其中一个为假

阳性结果预测值的计算公式为A.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B.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C.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D.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E.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如果逻辑与(And)运算的结果为“真”,与它所连接的两个条件必须是( )。A.前一个为“真”,后一个为“假”B.前一个为“假”,后一个也为“假”C.前一个为真,后一个也为真D.前一个为假,后一个为真

如果p为真,那么q为()A、真B、假C、或真或假D、无所谓真假

当A为真,B未知,它们做“与”运算的结果是()。A、无法运算B、为真或为假C、只能为假D、只能为真

当A为真,B未知,它们做“与”运算的结果()。A、为真B、为假C、为真或假D、不能做运算

当A为真、B为真、C为假,它们做“或”运算的结果()。A、为真B、为假C、为真或假D、不能做运算

对C程序在作逻辑运算时判断操作数真、假的表述,()是正确的。A、0为假非0为真B、只有1为真C、-1为假1为真D、0为真非0为假

若p为真,q为假,则p→q为()A、真B、假C、或真或假D、无所谓真假

p为假,q为真,则p或q为()A、真B、假C、或真或假D、无所谓真假

前提为()或()的论证是好论证。A、真;假B、真;似真C、假;假D、假;似真

对C程序在作逻辑运算时判断操作数真、假的表述,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A、0为假非0为真B、只有1为真C、-1为假1为真D、0为真非0为假

逻辑运算是最基本的基于“真/假”值的运算,也可以被看作是基于“1/0”的运算,1为真,0为假。关于基本逻辑运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运算是“有0为0,全1为1”;B、“或”运算是“有1为1,全0为0”;C、“非”运算是“非0则1,非1则0”;D、“异或”运算是“相同为1,不同为0”。

若p为假,q为假,则p→q为()A、假B、真C、或真或假D、无所谓真假

若p为真,q为真,则p→q为()A、真B、假C、或真或假D、无所谓真假

已知A=40;B=30;C=100;D=50,逻辑“与”运算符为and,“或”运算符为or,“非”运算符为not。计算表达式A+A*5的值,结果为()。A、400B、240C、真D、假

逻辑非的运算规则是()A、遇真为真,遇假为假B、遇真为假,遇假为真C、遇真为假,遇假为假D、遇假为真,遇真为真

逻辑与(And)运算的结果为"真",与它所连接的两个条件正确的是()A、前一个为"真",后一个为"假"B、前一个为"假",后一个也为"假"C、前一个为"真",后一个也为"真"D、前一个为"假",后一个为"真"

比较运算符运算符用来对两个数值进行比较,产生的结果为逻辑值True【真】或False【假】

已知A=40;B=30;C=100;D=50,逻辑“与”运算符为and,“或”运算符为or,“非”运算符为not。计算表达式(AB)and(A=B)的值,结果为()。A、40B、200C、真D、假

单选题当A为真,B未知,它们做“与”运算的结果是()。A无法运算B为真或为假C只能为假D只能为真

单选题前提为()或()的论证是好论证。A真;假B真;似真C假;假D假;似真

判断题运算异或运算的规格是,两运算数相同时为真1,两运算数相异时为假0。A对B错

单选题逻辑与(And)运算的结果为"真",与它所连接的两个条件正确的是()A前一个为真,后一个为假B前一个为假,后一个也为假C前一个为真,后一个也为真D前一个为假,后一个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