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时调节补液量的重要指标,正确的是 ( ) A、小儿安静不烦躁B、血压平稳C、心率低于140次/分D、周围循环好E、尿量

小儿烧伤时调节补液量的重要指标,正确的是 ( )

A、小儿安静不烦躁

B、血压平稳

C、心率低于140次/分

D、周围循环好

E、尿量


相关考题:

患者,男,40岁。全身大面积烧伤后24小时进行补液治疗,护士调节输液量及速度的最简易而重要的指标是A.脉搏B.末梢循环血量C.精神状态D.尿量E.血压

下列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补液公式,正确的是A、体重单位按照公斤计算B、烧伤面积的计算不包括Ⅰ度烧伤C、计算常数是2.5D、生理需要量为2500mlE、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是第一个24小时总量的2/3

有关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补液方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补液量包括创面丢失量、生理需要量及额外丢失量B.烧伤面积的计算包括I度烧伤C.晶体:胶体-5:1D.第1个24小时的前8小时补一半,后16小时补另一半E.补液时监测尿量、心率、血压、神志

烧伤休克,调节补液量及速度的指标有A 尿量 B 血压 C 中心静脉压 D 血细胞比容 E 心率

大面积烧伤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速度最简便可靠的指标()A脉搏B血压C精神状态D尿量

烧伤病人补液量调节简便而可靠的临床指标是( )。A、尿量B、末梢循环C、中心静脉压D、口渴E、血压和脉搏

大面积烧伤休克的补液,通常按 ( )A.I。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B.Ⅲ。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C.Ⅱ。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D.Ⅱ。和Ⅲ。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E.I。和Ⅱ。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

烧伤补液量,按( )A.Ⅱ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B.Ⅲ度烧伤的面积计算补液量C.I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D.I度和Ⅱ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E.Ⅱ度和Ⅲ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

患者,男,35岁,全身大面积烧伤后24小时行补液治疗,护士调节输液量及速度的最简易而重要的指标是A.脉搏B.血压C.尿量D.末梢循环血量E.精神状态

烧伤休克期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速度的指标不包括A.尿量B.血pH和CO2CP,血细胞比容C.自觉症状,有无口干、烦躁D.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

烧伤补液量,按几度烧伤面积来计算( )。A.Ⅱ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B.Ⅲ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C.Ⅰ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D.Ⅰ度和Ⅱ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E.Ⅱ度和Ⅲ度烧伤的面积来计算补液量

烧伤休克期治疗,调节补液量和补液速度最可靠的指标是A.心率B.血压C.尿量D.精神状态E.烧伤面积

大面积烧伤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补液速度最简便可靠的指标为()A、精神状态B、周围循环情况C、尿量D、血压

烧伤休克期治疗,调节补液量和补液速度最可靠的指标是()A、心率B、血压C、尿量D、精神状态E、烧伤面积

小儿烧伤时调节补液量的重要指标,正确的是()A、小儿安静不烦躁B、血压平稳C、心率小于140次/分D、周围循环好E、尿量

烧伤休克补液量是否充足,简易而重要的指标是()。A、脉搏B、血压C、尿量D、精神状态E、未稍循环

烧伤患者补液量的调节,简便而可靠的临床指标是()A、尿量B、末梢循环C、中心静脉压D、口渴E、血压和脉搏

烧伤补液正确的是()。A、补液量按Ⅱ度和Ⅲ度烧伤面积计算B、计算补液量加基础需水量为补液量C、总补液量应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D、应遵循“先盐后糖,先晶后胶”的原则E、输液量应根据病情进行调整

烧伤休克期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速度的指标不包括()A、血pH值、CPCO2,红细胞压积B、中心静脉压C、尿量D、口渴E、肢体浅静脉和甲下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速度的指标包括()A、血压B、中心静脉压C、尿量D、脉搏E、以上都是

单选题小儿烧伤时调节补液量的重要指标,正确的是()A小儿安静不烦躁B血压平稳C心率小于140次/分D周围循环好E尿量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补液速度最简便可靠的指标是 ( )A血压B脉搏C尿量D精神状态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速度的指标包括()A血压B中心静脉压C尿量D脉搏E以上都是

单选题烧伤休克期治疗,调节补液量和补液速度最可靠的指标是()A心率B血压C尿量D精神状态E烧伤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