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措施对降低CPI指数作用不明显的是()。A.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 投放国家储备的粮油,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状况 C.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D. 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同时对农业户口居民实行生活补贴

下列措施对降低CPI指数作用不明显的是()。

A.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 投放国家储备的粮油,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状况 C.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D. 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同时对农业户口居民实行生活补贴


相关考题:

中央银行可采取的稳健货币政策措施是( )。A.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B.上调利率C.下调利率D.再贷款

下列哪项不是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手段?() A.提高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利率C.发行央行票据D.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不包括( )。A.降低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C.提高再贴现率D.提高利率

2008年6月7日,中央银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此。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已调至17.5%,再创历史新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再加上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共同作用,此举对商业银行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稳定性B.安全性C.流动性D.收益性

我国出现经济过热现象,政府为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下做法不符合上述政策的是( )。A.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B.连续多次加息C.多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央行票据D.中央财政赤字预算安排1800亿元,比上年预算赤字增加650亿元

2010年,积极的货币政策业已终结,从紧的货币政策成为主旋律。下列哪项不是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手段()。 A.提高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利率C.发行央行票据D.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

治理通货紧缩,凯恩斯主义认为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是实行(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B.紧缩的财政政策C.赤字财政政策D.收入指数化政策

下列措施对降低CPl指数作用不明显的是( )。A.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B.投放国家储备的粮油,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状况C.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D.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同时对农业户口居民实行生活补贴

针对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政府为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政策的是( )。A.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B.连续多次加息C.多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央行票据D.中央财政赤字预算安排1800亿元,比上年预算赤字增加650亿元

下列选项属于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的有(  )。A.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B.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C.购买政府部门(财政部)的债券D.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E.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自2008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列关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说法错误的是()。 A.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减少银行流动资金B.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手段C.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吸引公众更多的存款D.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银根紧缩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这一政策属于(  )。A.紧缩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货币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D.扩张性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进行调节,在短期内会导致股票指数下降的政策是()。A.银行存款利率上调,银行准备金率上调 B.银行存款利率上调,银行准备金率下调 C.银行存款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上调 D.银行存款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下调

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预示着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流动性收紧的开始。到2011年,央行在两年里先后进行了5次加息,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此过程中,货币政策从紧的态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多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试分析这一政策对市场利率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011年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度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若其间伴随如下变化: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②居民存款增加③银行信贷投放总量增长过快④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⑤居民消费价格(CPI)持续高涨其中影响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③⑤

中国人民银行3月18日宣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以来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大约冻结银行资金3600亿元。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达20%的历史高位。体现了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意图。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最贴近的是()A意味着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B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由升值向贬值转变C意味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转变D意味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

2012年以来,CPI(消费品价格指数)一直高位运行,经济呈现出过热的趋势.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释放,CPI上涨过快势头初步被遏制。下列措施中哪些是属于遏制CPI过快增长的货币政策()①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②上调银行存款基准利率③降低存款利息税率④大量增发国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A对控制信贷投放有扩大作用B对股市会产生一定冲击,可能引发股市大盘向下调整C属于利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措施D有利于我国企业发展获得国家优惠的信贷支持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一般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A、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额度增加→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B、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供应量减少→居民存款减少→消费需求提升C、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额度减少→货币投放减少→缓解通货膨胀D、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减少→企业效益提高→出口创汇增加

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多措并举缓解民营和()资金紧张状况,融资成本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面对着这样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通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1月14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2011年6月14日第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认为,CPI再度上涨是导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因素。再度上调准备金率也体现出央行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货币政策的整体思路。请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央行将一次性释放约5000亿资金。央行的这一举措() ①是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表现②有利于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③有利于增加信贷投放能力④对股票市场有助推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

为了控制部分行业的投资过快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国家通常采取()等相关政策来进行调控。A、提高存款准备金率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C、提高利率D、控制信贷投放E、人民币升值

2010年2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在两个月内连续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6.5%。上调存款准备金率()A、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B、是国家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C、是国家加大货币的投放量,刺激经济增长D、国家能够控制贷款规模

2012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而“扩内需,保增长。”下列措施中,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应正确的是()A、A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B、B.提高税率C、C.减少财政支出D、D.降低税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再次刷新纪录。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①说明当前国家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 ②是国家采取措施,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③是国家自觉地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④是国家自觉运用货币政策,加大对日益增长的物价的调控力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般来说,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举措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A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基准利率降低→居民存款减少→消费需求提升B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额度减少→货币投放减少→缓解通货膨胀C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额度增加→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D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减少→企业效益提高→出口创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