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同样被判定为抢劫罪,但量刑不一样,说明()。

甲和乙同样被判定为抢劫罪,但量刑不一样,说明()。


相关考题:

甲对乙实施抢劫,乙乘其不备逃跑,甲在后紧追,乙在横穿公路过程中被正常驾驶的汽车撞死,甲乙死亡的结果对甲的影响是: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成立偶然的因果关系,导致在对甲的抢劫罪量刑时,考虑这一结果。

某甲,26岁月,1998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1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4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甲要求好友乙与其于次日下午5时共同抢劫银行运钞车,乙碍于情面答应。但事发时乙并未前往,而是由甲独自完成。甲劫得财物后,为防押运人员报警开枪射杀押运人。甲劫得现金100万元,事后甲与乙共分赃物。对甲、乙二人的行为应认定为A.甲与乙成立抢劫罪的共犯,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构成抢劫罪,乙不构成犯罪C.甲与乙成立抢劫罪的共犯,甲属于抢劫罪的既遂犯,乙属于抢劫罪的预备犯D.甲与乙成立抢劫罪的共犯,且均为抢劫罪既遂,甲就故意杀人行为应加重处罚

甲明知被害人乙当时身无分文,但使用严重暴力压制其反抗,迫使对方于次日交付财物3000元。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未遂)与敲诈勒索罪(既遂),数罪并罚B.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未遂)C.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既遂)D.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既遂)

甲和乙商量晚上到邻村盗窃耕牛。晚上,甲和乙进入丙家将耕牛牵出,丙随即发现追赶,甲和乙放下耕牛分头逃跑,但丙仍然追赶甲,甲捡起一块砖头砸向丙,丙被砸成重伤。对于甲和乙的行为,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共同构成抢劫罪B.甲单独构成故意伤害罪C.甲和乙共同构成盗窃罪D.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盗窃罪

甲乙共同犯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另外甲单独犯有强奸罪,也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在核准死刑中查明:甲的抢劫罪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不当;甲的强奸罪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乙的抢劫罪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关于此案的核准结果,下列表述何者正确?()A:对甲强奸的罪判决发回重审,对乙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核准B:对甲强奸罪的死刑判决改判,对乙抢劫罪死刑判决予以核准C:对甲抢劫罪的死刑判决改判,对乙抢劫罪死刑判决予以核准D: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在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还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场休克。甲见此情形后欲慌忙离开,但想到自己的2000元钱未讨回,就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经死亡,并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乙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1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厮打在一起厮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甲和乙商量晚上到邻村盗窃耕牛。晚上,甲和乙进入丙家将耕牛牵出,丙随即发现追赶,甲和乙放下耕牛分头逃跑,但丙仍然追赶甲,甲捡起一块砖头砸向丙,丙被砸成重伤。对于甲和乙的行为,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甲和乙共同构成抢劫罪B.甲单独构成故意伤害罪C.甲和乙共同构成盗窃罪D.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盗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