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算法说明和算法,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算法说明】为便于描述屏幕上每个像素的位置,在屏幕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屏幕左上角的像素设为原点,水平向右方向设为X轴,垂直向下方向设为Y轴。设某种显示器的像素为128×128,即在每条水平线和每条垂直线上都有128个像素。这样,屏幕上的每个像素可用坐标(x,y)来描述其位置,其中x和y都是整数,0≤x≤127, 0≤y≤127。现用一维数组MAP来存储整个一屏显示的位图信息。数组的每个元素有16位二进位,其中每位对应一个像素,“1”表示该像素“亮”,“0”表示该像素“暗”。数组MAP的各个元素与屏幕上的像素相对应后,其位置可排列如下:MAP(0),MAP(1),…,MAP(7)MAP(8),MAP(9),…,MAP(15)MAP(1016),MAP(1017),…,MAP(1023)下述算法可根据用户要求,将指定坐标(x,y)上的像素置为“亮”或“暗”。在该算法中,变量X,Y,V,S,K都是16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整数。数组BIT中的每个元素BIT(K)(K=0,…,15)的值是左起第K位为1,其余位均为0的16位无符号二进制整数,即BIT(K)的值为215-k。【算法】第1步 根据用户指定像素的位置坐标(x,y),算出该像素的位置所属的数组元素 MAP(V)。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将x送变量X,将y送变量Y;2.将Y左移(1)位,仍存入变量Y;3.将X右移(2)位,并存入变量S;4.计算Y+S,存入变量V,得到像素的位置所属的数组元素MAP(V)。第2步 算出指定像素在MAP(V)中所对应的位置K(K=0,…,15)。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将变量X与二进制数(3)进行逻辑乘运算,并存入变量K。第3步 根据用户要求将数组元素MAP(V)左起第K位设置为“1”或“0”。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为把指定像素置“亮”,应将MAP(V)与BIT(K)进行逻辑(4)运算,并存入MAP(V)。2.为把指定像素置“暗”,应先将BIT(K)各位取反,再将MAP(V)与BIT(K)进行逻辑(5)运算,并存入MAP(V)。

阅读下列算法说明和算法,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算法说明】

为便于描述屏幕上每个像素的位置,在屏幕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屏幕左上角的像素设为原点,水平向右方向设为X轴,垂直向下方向设为Y轴。

设某种显示器的像素为128×128,即在每条水平线和每条垂直线上都有128个像素。这样,屏幕上的每个像素可用坐标(x,y)来描述其位置,其中x和y都是整数,0≤x≤127, 0≤y≤127。

现用一维数组MAP来存储整个一屏显示的位图信息。数组的每个元素有16位二进位,其中每位对应一个像素,“1”表示该像素“亮”,“0”表示该像素“暗”。数组MAP的各个元素与屏幕上的像素相对应后,其位置可排列如下:

MAP(0),MAP(1),…,MAP(7)

MAP(8),MAP(9),…,MAP(15)

MAP(1016),MAP(1017),…,MAP(1023)

下述算法可根据用户要求,将指定坐标(x,y)上的像素置为“亮”或“暗”。

在该算法中,变量X,Y,V,S,K都是16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整数。数组BIT中的每个元素BIT(K)(K=0,…,15)的值是左起第K位为1,其余位均为0的16位无符号二进制整数,即BIT(K)的值为215-k。

【算法】

第1步 根据用户指定像素的位置坐标(x,y),算出该像素的位置所属的数组元素 MAP(V)。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将x送变量X,将y送变量Y;

2.将Y左移(1)位,仍存入变量Y;

3.将X右移(2)位,并存入变量S;

4.计算Y+S,存入变量V,得到像素的位置所属的数组元素MAP(V)。

第2步 算出指定像素在MAP(V)中所对应的位置K(K=0,…,15)。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将变量X与二进制数(3)进行逻辑乘运算,并存入变量K。

第3步 根据用户要求将数组元素MAP(V)左起第K位设置为“1”或“0”。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为把指定像素置“亮”,应将MAP(V)与BIT(K)进行逻辑(4)运算,并存入MAP(V)。

2.为把指定像素置“暗”,应先将BIT(K)各位取反,再将MAP(V)与BIT(K)进行逻辑(5)运算,并存入MAP(V)。


相关考题:

●试题一阅读下列算法说明和算法,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算法说明】为便于描述屏幕上每个像素的位置,在屏幕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屏幕左上角的像素设为原点,水平向右方向设为X轴,垂直向下方向设为Y轴。设某种显示器的像素为128×128,即在每条水平线和每条垂直线上都有128个像素。这样,屏幕上的每个像素可用坐标(x,y)来描述其位置,其中x和y都是整数,0≤x≤127,0≤y≤127。现用一维数组MAP来存储整个一屏显示的位图信息。数组的每个元素有16位二进位,其中每位对应一个像素,"1"表示该像素"亮","0"表示该像素"暗"。数组MAP的各个元素与屏幕上的像素相对应后,其位置可排列如下:MAP(0),MAP (1) ,…,MAP (7)MAP (8) ,MAP (9) ,…,MAP (15)MAP(1016),MAP(1017),…,MAP(1023)下述算法可根据用户要求,将指定坐标(x,y)上的像素置为"亮"或"暗"。在该算法中,变量X,Y,V,S,K都是16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整数。数组BIT中的每个元素BIT(K)(K=0,...,15)的值是左起第K位为1,其余位均为0的16位无符号二进制整数,即BIT(K)的值为215-k。【算法】第1步根据用户指定像素的位置坐标(x,y),算出该像素的位置所属的数组元素MAP(V)。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将x送变量X,将y送变量Y;2.将Y左移 (1) 位,仍存入变量Y;3.将X右移 (2) 位,并存入变量S;4.计算Y+S,存入变量V,得到像素的位置所属的数组元素MAP(V)。第2步算出指定像素在MAP(V)中所对应的位置K(K=0,…,15)。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将变量X与二进制数 (3) 进行逻辑乘运算,并存入变量K。第3步根据用户要求将数组元素MAP(V)左起第K位设置为"1"或"0"。这一步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为把指定像素置"亮",应将MAP(V)与BIT(K)进行逻辑 (4) 运算,并存入MAP(V)。2.为把指定像素置"暗",应先将BIT(K)各位取反,再将MAP(V)与BIT(K)进行逻辑 (5) 运算,并存入MAP(V)。

●试题四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函数QuickSort是在一维数组A[n]上进行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函数】void QuickSort(int A[],int s,int t){int i=s,j=t+1,temp;int x=A[s];do{do i++;while (1) ;do j--;while(A[j]x);if(ij){temp=A[i]; (2) ; (3) ;}}while(ij);A[a]=A[j];A[j]=x;if(si-1) (4) ;if(j+1t) (5) ;}

阅读下列函数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函数QuickSort是在一维数组A[n]上进行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函数】void QuickSort( int A[ ],int s,int t){ int i=s,j=t+1,temp;int x=A[s];do{do i ++ ;while (1);do j -- ;while(A[j]>x);if(i<j){temp=A[i];(2);(3);}}while(i<j);A[a] =A[j];A[j] =x;if(s<i-1) (4);if(j+1<t) (5);}

阅读以下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完成以下中序线索化二叉树的算法。[函数]Typedef int datatype;Typedef struct node {Int ltag, rtag;Datatype data;*lchild,* rchild;}bithptr;bithptr pre;void inthread ( p );{if{inthread ( p->lchild );if ( p->lchild==unll ) (1);if ( P->RCHILD=NULL) p->rtag=1;if (2){if (3) pre->rchild=p;if ( p->1tag==1 )(4);}INTHREAD ( P->RCHILD );(5);}}

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和C++程序,把应填入其中(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说明】阅读下面几段C++程序回答相应问题。比较下面两段程序的优缺点。①for (i=0; i<N; i++ ){if (condition)//DoSomething…else//DoOtherthing…}②if (condition) {for (i =0; i<N; i++ )//DoSomething}else {for (i=0; i <N; i++ )//DoOtherthing…}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请完成流程图以描述在数据A(1)至A(10)中求最大数和次大数的程序的算法。并将此改成PAD图。该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

阅读下列算法说明和算法流程,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算法说明】程序实现了常见的猜数字游戏。游戏开始时由程序自动产生一个1到100的随机数,接收用户输入,并给出提示信息,直至用户猜对。用户猜对后,显示猜测次数,并提供“重新开始”和“退出”功能。算法采用两层循环实现。外层循环采用do-while循环,由循环条件控制是否重新开始。内层采用for循环,用于判断用户的每次输入。m是随机产生的整数,键盘输入是字符串类型变量,n是整型变量。【问题1】内循环还需要一个变量,其作用为(1)。【问题2】请将流程图5.2补充完整。

试题三(共 15 分)阅读以下说明和 C 程序,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阅读下列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阅读下列说明和?Java代码,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快餐厅主要制作并出售儿童套餐,一般包括主餐(各类比萨)、饮料和玩具,其餐品种类可能不同,但其制作过程相同。前台服务员?(Waiter)?调度厨师制作套餐。现采用生成器?(Builder)?模式实现制作过程,得到如图?6-1?所示的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