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油质量规定: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不深于()号标准比色液,在100C时应澄明,皂化值(),碘价(),酸价应在()以下。

注射用油质量规定: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不深于()号标准比色液,在100C时应澄明,皂化值(),碘价(),酸价应在()以下。


相关考题:

下列有关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B.在10℃时应保持澄明C.酸值说明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多少,酸值不大于0.56D.碘值说明油中不饱和键的多少,碘值高的适合注射用E.常用的油有芝麻油、大豆油、茶油等

下列对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异臭,无酸败味B.碘值、皂化值、酸值是评价注射用油质量的重要指标C.碘值为79~128D.皂化值为185~200E.酸值不得大于0.8

关于注射用溶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常用的注射用油有植物油、油酸乙酯等B、纯化水可用于配制注射剂,但此后必须马上灭菌C、注射用油的化学检查项目有酸值、皂化值与碘值D、注射用非水溶剂的选择必须慎重,应尽量选择刺激性、毒性和过敏性较小的品种,常用乙醇、甘油、丙二醇和PEG等E、注射用油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

下列注射用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用油应无异臭,无酸败味B、酸值说明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多少,酸值高则质量差,也可看出酸败的程度C、碘值表示油中饱和脂肪酸多少,碘值高,则不饱和键多,油的性质稳定,适合注射D、皂化值表示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结合成酯的脂肪酸总量多少E、色泽不得深于规定标准,10℃时应澄明

用于衡量注射用油的酸败程度的指标是( )。A、皂化值B、比色值C、碘值D、浊度值E、酸值

对注射用油论述错误的是( )。A.碘值为79~128B.对人体应无害,能为组织吸收C.需在体内缓慢释放而呈长效作用的药物,需制成注射剂时可选用注射用油D.色泽不得深于红色6号的标准比色液E.不得检出矿油

关于注射用溶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常用的注射用油有植物油、油酸乙酯等B.纯化水可用于配制注射剂,但此后必须马上灭菌C.注射用油的化学检查项目有酸值、皂化值与碘值D.注射用非水溶剂的选择必须慎重,应尽量选择刺激性、毒性和过敏性较小的品种,常用乙醇、甘油、丙二醇和PEG等E.注射用油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

下列对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描述不正确的是A.无异臭,无酸败味B.碘值、皂化值、酸值是评价注射用油质量的重要指标C.碘值为79~128D.皂化值为185~200E.酸值不得大于0.8

下列注射用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色泽不得深于规定标准,10℃时应澄明B.碘值表示油中饱和脂肪酸多少,碘值高,则不饱和键多,油的性质稳定,适合注射C.皂化值表示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结合成酯的脂肪酸总量多少D.注射用油应无异臭,无酸败味E.酸值说明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多少,酸值高则质量差,也可看出酸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