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7岁,因“右下肢乏力1年”来诊。患者2年前外伤致右膝部骨折,住院治疗3个月,行走如常,痊愈出院。1年后,无明显诱因逐渐感到右下肢无力,足下垂,行走时须抬高右足,否则易跌倒。查体:腓骨头下压痛,有硬结,Tinel征(+),过度内翻踝关节可使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该患者可以诊断为A、坐骨神经痛B、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C、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D、退行性膝关节炎E、踝管综合征F、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与该疾病发生有关的是A、感染史B、外伤史C、劳损史D、脑梗死史E、局部挤压史F、脑瘫史本病推拿治疗中循经取穴主要取A、足厥阴肝经B、足太阴脾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阳膀胱经F、足少阴肾经

患者男,37岁,因“右下肢乏力1年”来诊。患者2年前外伤致右膝部骨折,住院治疗3个月,行走如常,痊愈出院。1年后,无明显诱因逐渐感到右下肢无力,足下垂,行走时须抬高右足,否则易跌倒。查体:腓骨头下压痛,有硬结,Tinel征(+),过度内翻踝关节可使小腿外侧麻木感加重。该患者可以诊断为A、坐骨神经痛

B、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

C、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D、退行性膝关节炎

E、踝管综合征

F、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与该疾病发生有关的是A、感染史

B、外伤史

C、劳损史

D、脑梗死史

E、局部挤压史

F、脑瘫史

本病推拿治疗中循经取穴主要取A、足厥阴肝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

F、足少阴肾经


相关考题:

患者老年女性,摔倒后右手撑地,致右腕关节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就诊。患者可能出现以下损伤,除外A、右Colles骨折B、右Smith骨折C、右Barton骨折D、右手舟状骨骨折E、右肱骨骨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8岁。主诉:右髋外伤后疼痛、不能行走3h。病史:患者于3h前乘公共汽车,左下肢搭于右下肢上,突然急刹车,右膝顶撞于前坐椅背上,即感右髋部剧痛,不能行走。遂来院诊治。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仰卧位,右下肢短缩,右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各方面活动均受限。右大粗隆上移。右膝踝及足部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可,右下肢感觉正常。

患者男,65岁,如厕不慎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天。查体右下肢短缩2cm,右下肢呈外旋,腹股沟中点压痛明显,右下肢"4"试验阳性,旋转痛阳性,右髋部未见明显肿胀,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A、右股骨干骨折B、右股骨颈骨折C、右髋脱位D、右髂骨骨折E、腰椎骨折

主诉:男性,38岁,右髋外伤后疼痛、不能行走3h。病史:患者于3h前乘公共汽车,左下肢搭于右下肢上,突然急刹车,右膝顶撞于前坐椅背上,即感右髋部剧痛,不能行走。遂来院诊治。检查:心肺腹未见异常。仰卧位,右下肢短缩,右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各方面活动均受限。右大粗隆上移。右膝踝及足部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可,右下肢感觉正常。

患者,男性,68岁。摔倒后出现右髋部疼痛,不能站起行走。体检:右髋部压痛、肿胀、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大粗隆上移、右下肢呈外旋位。请问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股骨上端骨折B.骨盆骨折C.股骨颈骨折D.尾骨骨折E.髋臼骨折

患者,男,47岁,行走时右下肢撞到椅子,导致局部剧痛、畸形,X线示右胫骨骨折、右胫骨骨软骨瘤。该骨折属于A.疲劳骨折B.病理性骨折C.肌肉牵拉所致骨折D.不完全骨折E.开放性骨折

患者男性,68岁,摔倒后出现右髋部疼痛,不能站起行走。体检:右髋部压痛、肿胀、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大粗隆上移、右下肢呈外旋位。请问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A、骨盆骨折B、股骨颈骨折C、尾骨骨折D、髋臼骨折E、股骨上端骨折

患者,男,17岁。因左下肢腓骨骨折,需功能锻炼,护士制定合理的远期目标是A.3个月后能重返工作岗位B.1周内护士可帮助患者拄拐杖行走C.患者患肢恢复行走功能D.6个月后腓骨断裂处完全愈合E.3个月后患者能独立行走

患者,男,44岁,因外伤右髋痛12小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下肢短缩,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此患者应诊断为A.右髋前脱位B.右髋后脱位C.右髋中心脱位D.右股骨颈骨折E.右髋臼骨折